市场规模见涨,平安好医生独辟蹊径开拓创新

如同阿里巴巴所开创的电商模式是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一样,“互联网+医疗”领域确实具有广阔的空间。而平安好医生就是互联网医疗界的阿里巴巴。短短三年,平安好医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平安好医生

之前的“互联网+医疗”大多走“轻资产”路线,以提供网上医疗咨询服务(包括挂号、支付)等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程度较高。但从业界发展看,包括微软、谷歌、腾讯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更强调“互联网+医疗”的技术含量,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远程看诊、机器筛查等服务。换句话说,“互联网+医疗”的“玩法”已经从用互联网重塑就医流程发展为利用新技术改变就医方式上。

从这一背景下再看平安好医生的上市,可以发现在亏损的背后,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包括自建医疗团队、整合线上线下及上下游资源等。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建立了一个由近千名医疗人员组成的人工智能辅助的自有医疗团队,以提供由公司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高质量服务。平安好医生已成立具有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覆盖约3100家医院以及约1100家健康检查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上,平安好医生也探索出“智能问诊”(AI医生)、“人脸识别”、“现代华佗”、“智能读片”、“声纹识别”等多项产品和功能。此前在药交会亮相的“一分钟诊所”也实现了线下智能药柜+AI医生在线问诊的结合。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涛表示,“互联网+医疗”需要从“轻资产”向“重资产”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刚刚开始,如果平安好医生的上市能够鼓励更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那么这一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将远远超过一家企业上市带来的资本变化。以备受关注的智能问诊为例,未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医生”需要在预诊、分诊、问诊等多个环节中都能化身成经验丰富的在线医生,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读懂用户的问诊需求,从而帮助真人医生更快地判断病症,将医生从重复性、基础性的在线问诊中解放出来,开启移动医疗科技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