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雪灵谷带你去看贵州最大的军屯堡之一的隆里,城中街道都是丁字形,诗人王昌龄被贬在这里。如今古城内格局依然完整如初,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巷道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当地俗称为“三街六巷九院子”,街道全用鹅卵石铺成背形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龙凤图案。

很多外国人眼里,贵州有两个最美丽的小镇:一个是镇远,另一个是就是隆里。隆里,原称龙里,清代改名为隆里,与青岩、丙安、镇远并称贵州四大古镇,但它却是四大古镇中外来游客最少的古镇,很多游客去了镇远,也就不去青岩、丙安与隆里。

许多去过黔东南的人说起古镇,总喜欢拿镇远和隆里来比,多数人更青睐镇远古镇。恰恰也正是这样的“没名气”,让隆里避免了商业化的过分破坏,至今仍保持着原始而传统的风情。这次,雪灵谷带你去看贵州最大的军屯堡之一的隆里,城中街道都是丁字形,诗人王昌龄被贬在这里。

隆里的特色,不是它的古,而是因为它是一座“亦兵亦农”的军事城堡,城中暗通明阻,遍设机关。古城现有居民多为明、清时屯军官兵的后裔。

去的人都知道,隆里全城分东南西北四方,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东门名“清阳”,南门名“正阳”,西门名“迎恩”,北门闭而不开,在东北角设一隐蔽便门供出入,另有地道通往城外。依城缓缓流过的龙溪河,如一脉青罗玉带,蜿蜒经过盆地后汇入亮江中。

如今古城内格局依然完整如初,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巷道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当地俗称为“三街六巷九院子”,街道全用鹅卵石铺成背形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龙凤图案。

奇怪的是,这座古城里,没有一个十字路口,城中大小街道交叉,全部呈“丁”字形。雪灵谷查阅资料得知,这种安排原来取意于“人丁兴旺”的心愿;而“十”与“失”发音相近,古城先民因避讳“十”与“失”谐音,故全部建为“丁”字街,有军事城堡不可失守之隐喻。可见,原来是古人为避免和忌讳才有意不设十字路口。

这里还有一怪,不知道你去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看上去走得通的道路,进去后却找不到出口;而看着走不通的道路,在里面却别有洞天。这种现象也许只有隆里有吧。

城中最具代表的建筑,当属“第”字建筑,如“关西第”“书香第”“科甲第”。墙顶青瓦兽脊,两侧山墙翘角凌空,近看如“笏板”朝天,古色古香,远观如飞燕腾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与安徽的徽派建筑异曲同工之妙。

传说,当年王昌龄被贬至此,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隆里建起来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与状元墓,如今,只有他们还在为这位爱国诗人的不公鸣不平。

如今,三街六巷,古韵犹在。春节刚过,谷姐从古镇东边的清阳门入城,恍然间就如踏入了一条远古的时光隧道。街巷两旁都挂满了红灯笼,鲜艳的春联装点门脸,覆盖着一层鞭炮纸屑的鹅卵石街道,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其铺就的龙凤图案依然清晰可辨。

街道两旁错落的古街、古楼与古宅,残存的古碑、古桥与古井,闲适的妇女唠嗑着家长里短,苗汉糅杂的民居顽强地复制着昔日的繁华;也掀开了“屯堡文化”的面纱,其楚楚动人的风韵,在跨越了600年的历史长河后,依然闪射出它那迷人的光彩。

有人说,古城隆里是一本书,一本读不尽看不完的古书。你有空可以来隆里,躺在木楼里,看一下这本书,聆听一回历史的风雨声。这个多雨的春天里,约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