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下的湖西村宛如一幅油画

一座繁华喧闹的现代化城市,往往蕴涵着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和希望,但在这灯火辉煌下是一颗颗疲惫的心。你是否许久未见湛蓝天空,亦或是饱受学业和工作的压力,是否开始向往恬静悠然的乡村生活?

近日,记者在三十六脚湖的西面,就探寻到一座远离尘嚣的静谧乡村,村内环境优美,风光宜人,更有奇岩怪石增添趣味。

路人行走在湖西村乡道

曲径通幽

绿染湖西初夏 褪去城市纷扰

初夏,平潭迎来了“五一”假期,旅客们纷至沓来且乘兴而归。与人头攒动的景区相比,岛中的村庄则稍显得静谧却不失风韵。

湖西村,位于北厝西部,一座因湖命名的古朴村庄,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保留着一份含蓄的美感。湖西村东邻三十六脚湖,西邻中山大道,交通便利;南至山利山,靠近南寨山景区,景色优美。

在湖西村村支书林文龙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逐渐深入村中。花褪残红,绿水绕人家。满眼的绿意映衬着青瓦石厝,柴门犬吠清可辨,隔岸鸡鸣犹得闻,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在村道两旁,树木葱郁,绿意甚浓,这里挺立着一排排木麻黄和台湾相思树,常年为往来的行人遮挡炙热的阳光。漫步此处,不时还有村中的老人或赶着牛,或推着板车,慢悠悠地从我们身边走过。而稚气十足的孩童三三两两在空处玩着,大人们倚在门框边,听着广播,互相唠着家长里短。嗅着从农田散发的阵阵泥土芳香,整个人置身在这恬静的村落里,所有城市里的喧嚣,内心的纷扰都尽数消散得无影无踪。

“我们村里,虽然没有靠海,但是环境宜人,是个养老的好地方。”林文龙表示,村子里邻里和睦,大家经常互帮互助,自己也很享受在村子里的生活。

穿梭在村落里,一栋栋石厝诉说斑驳的历史,一处处美景彰显独特的魅力。“比起早些年,现在我们村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乡亲们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很舒心。”87岁的村民陈火官动情地说道。

黄牛漫步在乡间田野

湖西村旧时的抽水机

湖西村的田野

趣石传说

奇岩怪石深山藏 故事流传至今

湖西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分别是湖西、湖东、石榴坑、南坑。林文龙告诉记者,在他们村里广为流传着“媳妇背婆婆”的故事。故事的来源,是一对伫立在山上的奇岩怪石。

说起来,平潭奇岩怪石实在不少,仅其中命名为“媳妇背婆婆”的,在海坛岛上就有多处。林龙文所说的这对石头,位于山利村,毗邻湖西村,虽因山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不便攀爬,但为一探究竟,记者便决定同林龙文步行前往,希望能窥见这奇石的真容。

将奇岩命名为“媳妇背婆婆”,这本身是一种自然岩石被赋予人类文化内涵的特殊现象,平潭奇岩怪石荣誉会长魏宝对此早有研究,原来在平潭风物、民间故事等书籍都记载了“媳妇背婆婆”的故事,流传甚广。

远远望去,这两块巨石并不似人,反而“婆”岩酷似直身立起、头喙部朝天的庞然大鸟,而“媳”岩则似圆柱体,并且“婆”“媳”两岩间隔较远,并不相连,与记者所见的大多数“媳妇背婆婆”奇岩不同。不过魏宝告诉记者,如果从山下北面远观之,两岩在视觉上是呈重叠背负状。

“这是平潭现存最高大的婆媳岩,它们高度均超5米。”魏宝告诉记者,相传在宋朝,湖东村农家有一民女名潘东梅,自小父母双亡,由其姑母收养。潘东梅与表哥自小青梅竹马,却被衙门的官员看上,欲娶其为妻。潘东梅誓死不从,表兄也因此被官吏的管家杀害。潘东梅为了报仇,要衙官答应她三件事就下嫁,即手刃仇人、赈济灾民和送葬表兄。衙官应允,斩杀管家,发给百姓三年粮食,并随潘东梅去送葬。路上,潘东梅与姑母趁机逃跑,衙官发现后立刻带兵追赶。正当危急时刻,突然雷鸣电闪,山崩地裂,潘东梅和姑母化成一处远看像人背人的奇岩,这就是我们所见的“媳妇背婆婆”了。“正因这个民间传说,这对石头也成为平潭最出名的婆媳岩,湖西村和山利村的村民们都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魏宝说。

“我们村里的小孩,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它告诉我们要守信重诺,孝顺正直。”湖西村村主任林德奇说。

奇岩“媳妇背婆婆”(图自李海云)

错落有致的湖西村石头厝

一湖养村

长堤水泵仍在 抽水往事兴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西村的村民们在三十六脚湖的滋养下,世代兴盛。

在村里,一段近百米长的栈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栈道周边有着大片湿地,草在微风中摇曳,几只黄牛在草地中悠闲散步,俨然一幅安之若素的模样。白鹭是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它们或翩翩起舞,或引颈高歌,或追逐嬉戏,如同田园诗画,让人恍惚间进入到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而在石头栈道的尽头,有一个由石块铸成的圆柱体,类似土楼的“小驿站”。就在这里,一段上世纪的村里饮水往事被唤醒。

林荣书回乡后就致力于村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此非常熟悉。记者找到林荣书,眼前的这位耄耋老人,已经白发苍苍,穿着深蓝色的制服,背挺得很直,右手拄着一把拐杖。

那时,23岁的林荣书加入了平潭游击队的队伍,十年后,而立之年的他回到家乡安家。1978年前后,村里饮水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有了一台抽水机,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看见的“小驿站”。“我们村距海远,没办法发展渔业,农田相对较多,农田灌溉就成为村里的难题。”林荣书说,自从有了抽水机,村里的用水宽裕了,生活也更加便利了。据林荣书介绍,曾经这个不大的抽水机,需要几个人轮流操作,是个力气活。而年轻的林荣书就守着这个抽水机,走过了数载春秋。

如今,记者一行站在抽水机石厝前,很难想象曾经的它拥有过怎样的繁荣。石阶上早已长满了杂草,抽水机早已失去它的生命力,成为湖西村饮水往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时代发展,村民都喝上了自来水,人们逐渐不用抽水机了,而后辈们仍然时常听村里的老人说起那一段往事。“我们小时候就在这抽水机边上玩,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这个抽水机作为我们村里的标志物,我会一直记得,还要把过去的事传递给下一辈。”年过五旬的村民林炎生说。

无人机镜头下的湖西村

唯美生态

注重生态保护 打造绿色乡村

湖西村偏安一隅,坐拥着独特的地理优势。随着农耕时代走远,青壮年外出打工,曾经繁荣的乡村逐渐沉寂,农田老宅被闲置下来,但因为村内土壤优良、水源干净、空气清新,成了培育绿植的宝地。

在村内,记者看见一家小有规模的苗圃,里面雇有专人打理。据了解,眼前这个万森园林苗圃占地20多亩,大棚面积5000多平方米,室内有发财树、富贵树、绿宝树、散尾葵等一百多种苗木,共计三万多盆。而室外则主要种植乔木、灌木、地被等各种苗木,如南洋杉、木麻黄、小叶榕、高山榕、招财树、黄金榕、非洲茉莉、苏铁、橡皮树等,苗圃里绿植品种丰富,质量优异,数量约有十万株。

“我们苗圃开创至今已10余年,选择在湖西村也是因为其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风势较小并且民风淳朴。”万森园林苗圃相关负责人林小平说,他们的花草销售主要是在实验区内,去年实验区制定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绿岛花城三年行动方案》,他们作为主要供应商之一,一起致力于城市创森行动,为平潭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打造绿岛花城是平潭生态的使命,也是旅游发展的抓手,湖西村深知这一点。“今年,我们就向片区积极申请打造绿色乡村,我们这里生态基础较好,希望能够通过道路绿化、房前屋后种植果树果苗等方式,提升平潭生态面貌,为乡村旅游业打下基础,也实实在在惠及村民。”林德奇说。

来源:平潭时报

责编:叶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