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投资价值新观察⑦

“如果这里的‘水土’不好,我们可能早就打蔫儿、枯死或者挪盆儿了。”说这话的人,是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黎。今年4月,“壮龙”获得了辽宁发出的首笔“人才贷”——500万元纯信用、无抵押、低利率贷款,张黎感到辽宁珍惜人才、尊重人才的热情和诚意扑面而来。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辽宁密集出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的相关政策,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是高知投资创业者,无论是跻身行业领军的大型企业还是轻资本运行的小微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人才政策带来的福利。

落地生根 “人才贷”守望下一个“独角兽”

张黎是土生土长的辽宁人,曾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执教8年,后去北京深造、发展。2015年11月,张黎和她的合作伙伴们在沈阳注册成立了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蔡茂林担任董事长,从此将自己的新事业版图锁定辽宁。

张黎说,最初回乡创业主要是因为“故土难离”:自己的家人在辽宁,迫切需要她的照顾,哪怕别的地区有再优惠的招商政策,她也别无选择。而回来之后,她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辽宁,不仅有公司研发、生产迫切需要科研人员和技术力量,更得到来自各级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

“2017年中秋节,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来走访慰问,这对企业和员工是很大的鼓励。在听取了《关于沈阳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专题汇报后,市政府对我们的技术实力表示充分认可,并‘希望壮龙成为令沈阳骄傲的企业、成为辽宁的名片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张黎说。

2016年至今,壮龙共获得各级有关部门的资助、奖励金额共计715万元,解决生产、办公用房面积4500平方米,并于今年4月获得了辽宁发放的首笔“人才贷”500万元。“那时候我们刚好拿到一笔订单,这500万元用于垫资生产,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帮助很大。”张黎说。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壮龙也拿出了骄人的成绩:今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专家及专业评定机构对壮龙研发的“油动调速控制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科技成果评价,该产品被评价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6月,有一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周杰加入,壮龙被认定为沈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壮龙在北京等地筹建分公司。但张黎说,壮龙的总部将永远留在沈阳。“我们不仅要留在沈阳,还将在沈阳成为无人机行业的‘独角兽’,我们还要在这里上市。”张黎说。

目前,辽宁正在建立人才金融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已试点发出两笔共1100万元的纯信用、无抵押、低利率“人才贷”。辽宁省兴辽英才创新创业促进会拟于近期正式挂牌运营,10亿元规模的兴辽英才科技发展基金正在有序推进审批工作中。促进会的成立,将为像“壮龙”一样的科技、人才密集型企业,提供更多种类和层次的支持。

枝繁叶茂 辽宁重金资助“大师工作室”

徐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技环保部部长,2004年荣获全国机械工业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授予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2017年获首届“辽宁大工匠”荣誉称号。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领创大师。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创领大师——徐强,正在向青年技术骨干传授工作经验。

从2011年起,沈鼓集团开始进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组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徐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李杰清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李喜涛沈阳市大师工作室”“王立仁沈阳市大师工作室”。

大师工作室设有钳工、制齿工、焊工、数控等多个培训道场,以“名师带高徒”“技能培训”“生产实践”“技能竞赛”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技艺、经验的有效传承,让更多年轻技术工人树立起对技能型人才的崇尚和尊敬,进而承担起技能领域人才的选拔、培养职责。

伴随着沈鼓集团大师工作室步入正轨,沈阳也于2015年出台“盛京人才”战略,提出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给予资助。沈鼓集团创办的四个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分别获得每年500万-1000万元、200万-300万元资助。对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辽宁省也给予20万元资助。

在一系列资金及政策的资助和扶持下,沈鼓集团的大师工作室先后研制出“10万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CAP1400屏蔽电机主泵”等产品,为我国核电主泵的自主研发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278人、大学本科2529人。在岗员工6436人中,技能工人岗位3293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51%以上。干部岗位中,含工程技术人员1510人,管理人员1335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含产品技术人员948人,技术服务人员56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1人、高级工程师437人、工程师1047人。技能工人中,拥有高级技师344人、技师610人。目前,沈鼓集团已经建立起基础夯实、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的人才体系,并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涌现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7月9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正谱率全省各市组织部门人员组成的考察团前往沈鼓集团考察人才工作。王正谱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认真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人才工作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我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打造高品位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和关键性举措,持续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破除制约人才集聚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沈阳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再展雄风注入强大动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开花结果 人才政策护航创业创新

2015年,对于大二学生王言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他与同学自筹10万元,创办了薄荷童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了“法人”。

王言爽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在社会实践中,他发现广大儿童和家长对户外营地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社会上能提供的资源又很少,因此他决定创办一家教育咨询公司,专门为少年儿童提供宿营、野外生存、攀岩、骑马等户外营地训练。

2016年,王言爽带领团队入住“沈阳师范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中心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办公场所、创业指导,更与他们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公司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场所,与学院合作开设“户外营地教育”课程和“体育游戏”课程,并培养专业人才。学院项目研发直接服务企业,并为企业输入了大量的毕业人才,同时解决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2017年,公司经营渐入佳境:不但创立了自己的运营品牌,还建立了辽沈地区第一个儿童户外营地,辽沈地区第一家水上儿童户外营地,拿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并取得银奖,完成销售额200万。

目前,辽宁省内各高校都成立了为在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相关机构,辽宁省范围内各类科技创新孵化载体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5月10日,辽宁省科技厅在沈阳组织召开了辽宁省科技创新孵化联盟成立暨工作推进大会。截至目前,辽宁共有孵化器76家、大学科技园20家、众创空间17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9家。

为了扶持更多创新创业者,为孵化器提供良好的运营条件,沈阳市对能够进入“国家队”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给予50万元奖励;运营情况好、考核合格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在运营过程中,自身投入较大的给予300万元奖励。大连市也出台了“众创十二条”,对众创空间的场地建设、内部运营、服务绩效等给予一系列的扶持。鞍山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资源,建设哈工大鞍山科技园,为创业孵化营造平台环境与人才基础。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对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时期的辽宁而言,实现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出路在转型,关键在创新,核心在人才。辽宁已经将人才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今年2月23日,也就是春节后上班第二天,省委常委会即召开会议,专题审议了《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6月,辽宁又印发《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用人才引领和支撑“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做好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文章。

近期,辽宁密集出台人才政策,涵盖资金扶持、安家落户、子女就学、人社保障等,具体包括:顶尖人才办理“居民身份证”等享专属服务;创新创业享受系列优惠;吸引优秀博士来辽从事博士后研究;吸引在辽创办企业的各类人才;扩大用人主体自主权;加大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力度;提高人才科研资金使用效能;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后顾之忧,提供人才安居保障、人才家属就学(业)保障、人才社会保障;实行引才荐才奖励制度。

在这些突破以往、极具诱惑的政策中,更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护,比如:对不愿意改变国籍、户籍、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人才集中的单位可利用自有土地按照规定建设生活服务设施,各级政府可购买周转房、提供人才公寓或发放住(租)房补贴,用于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问题;新引进或培养的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的子女享受一次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待遇,其中顶尖人才的第三代子女可参照执行等,这些政策在制定之初,就已经为人才在辽宁落户安家、家庭稳定和谐等方面进行了制度上的考量和安排。可以说,辽宁的人才政策不仅是真金白银,更饱含着来自黑土地的一片真情厚意。

从过去的抢投资、抢项目,到如今的抢人才、用人才。辽宁密集出台人才政策的背后,投射出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的重大改变,也让人充分感受到辽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共识在逐渐形成。以老工业基地的品牌积淀吸引人才,以极具诚意的优厚政策聚集人才,以立足本土的优势产业用好人才,将成为吸引“金凤凰”们筑巢辽宁、发挥力量秘诀。

辽沈晚报/王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