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据徳游艺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修养!

今天我首先带大家一起去领略西安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钟鼓楼。实际上钟鼓楼是两座建筑物的合称,它是两座不同的建筑物——钟楼和鼓楼。位于西安市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建筑高大精美,一东一西矗立于市中心遥相呼应,蔚为壮观,正所谓“晨钟暮鼓”是西安一景。

钟 楼

遥相呼应的钟鼓二楼(远景为鼓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绿琉璃瓦覆盖的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建筑造型精美壮丽。总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时报警使用,故名“钟楼”。

壮丽的钟楼夜景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现在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是由明代陕西巡抚龚懋贤在钟楼东迁后亲笔提写的《钟楼东迁歌》碑;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陕西巡抚张楷书写的《重修西安钟楼记》碑;第三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钟楼后留下的碑文记载。这些碑文详细的记载了钟楼经历的大修与改建历史。

钟楼地处城市中心位置

1、因何东迁

为何如今大家看到的西安钟鼓楼是“各奔东西”呢?其实明代建设的钟鼓楼和北京城的钟鼓楼一样,都在一条轴线上,鼓楼在南、钟楼在北呈南北方向布局。尤其是钟楼,位置更为重要。上文我讲了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它的位置在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同时处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距目前所在位置约向西1000米。在当时,这一位置也同时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明代初年重建西安城,当时城市的中心已经偏向了东边。但那时人们大概圃于习惯性心理,初建钟楼时没有与扩建后的城市格局相适应。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崭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置位于北广济街的东侧,因此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于是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俄贤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大搬迁,向东迁移了1000米来到了现在的位置。《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经历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整体搬迁过程。据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在新址建造基座外,砖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一一拆卸下来,绘图编号,之后搬运至新址按照图纸和编号一一复原,施工迅速。而且这样做下来,工程整体耗资也不多,还得到了皇帝的赞许。说来简单,实际上要完成这样一座庞大建筑的拆迁装建,即使在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抛开巨大的土方量暂且不说,光是拆装工程本身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测绘和工程组织工作,我们国家传统古建采用榫桙结构,看似简单的榫桙讲究严丝合缝,稍有偏差就根本组装不上。因此,这项完成于16世纪的大建筑物整体拆装迁移工程,实在是我国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一次创举。

2、精美装饰

近距离细看钟楼的门扇槁窗你会发现这些雕刻精美而繁复,表现出明代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而且包罗万象,有神话人物、历史传说、历史典故、历史名人。例如: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这些典故都采用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时至今日这些雕刻仍保持着精美细腻的线条,通过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就可以研究明代的木雕艺术。

鼓 楼

鼓楼近景(可见文武盛地匾额)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北院门大街的南端,现在东与钟楼遥相辉映。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建造早了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为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1、历史沿革

明代主持修建鼓楼的为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他们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正式奠基。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据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楼记》载,上年陕西小麦丰收,“陇有赢粮,亩有遗秉,民不俟命”,出现了“男娶女归,礼兴讼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楼。长安县令王瑞具体负责修缮事宜。重修后的鼓楼,雍容大气,焕然一新。登楼远望,闹市风光、古城全貌尽收眼底。

古代,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巡抚、藩臬两司、西安府署、粮台、盐道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2、建筑规格

西安鼓楼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鼓楼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基座宽38米,长52.6米,高7.7米,通体用青砖砌成。南北正中辟有券洞,供人车出入,高、宽均为6米。鼓楼主体建筑位于基座中心,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式。第一层楼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上覆盖绿琉璃瓦,属于重檐、歇山项式。上下两层面阔各为7间,进深均为3间,四周环有走廊。外檐和平座均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层次更为分明。以前在第三檐下,南北各悬匾额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乃是在重修鼓楼竣工后巡抚(陕西)都御史赵可怀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80年)所题,北面为“声闻于天”,字大盈间,苍劲挺拔、笔力雄劲,相传是咸宁县“名儒”李允宽所书。

现在西安钟鼓楼可以登楼参观,大家要是到了西安一定要找个机会上去饱览一番。

回 民 街

讲完了钟鼓二楼,我再来介绍回民街,它们之间简直是近在咫尺。其实称作回民街并不是单指一条街巷,实际上是囊括了这里的北院门大街、北广济街、西羊市、皮院胡同、麻家什字等几条街巷。回民街就紧邻鼓楼,从鼓楼向北就是北院门大街,是回民街区域的一条主要街道,长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这条街的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族同胞经营,具有浓郁穆斯林特色。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大清真寺。走在回民街,随处可见具有穆斯林建筑风格的买卖铺子。看完钟鼓楼来这里主要是体验市井文化和大饱口福的。我在之前的《西安掠影系列之(二)——美食汇集的城市》一文中简要介绍过回民街。

1、市井文化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品尝传统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其实整个回民街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大碗的泡馍、羊肉汤热气腾腾,铁锅里的羊蹄、涮牛肚的香气四溢,红柳烤肉串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边聊。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所笼罩。

2、大饱口福

回民街的各家买卖最擅长小吃制作,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凉皮、米皮、擀面皮、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镜糕、甑糕、羊肉臊子面、饸漏、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等数百种小吃应有尽有。在这里老米家泡馍、白记水盆羊肉、贾三灌汤包、刘纪孝、铁家腊牛羊肉、刘记清真烧鸡,再有各种清真的糊辣汤、凉皮、凉面、炒粉不胜枚举,来到这里就是大饱口福、大快朵颐,就怕你没有肚量装下这些美食。这里绝对是美食达人的必去之处。

本期文章又进入尾声了,还是建议大家利用难得的暑假身临其境去一趟西安古城,去看看钟鼓二楼、去回民街品尝美食。

作者简介:

全勇据徳游艺签约作者,出生于北京,全氏一族在京城至今已经经历了整整6代人。作者业余时间尤喜明清历史,经常徜徉于博物馆,图书馆而流连忘返,深入研究了大量明清历史风俗,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等。曾经师从于北京周易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楹联协会秘书长,北京满族研究会理事 赵永生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术水平日趋精进,对清代宫廷饮食,医药,藩邸等多有研究,研究论文颇多。文中见解为作者一家之言,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