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霍去病,西汉中期的名将、军事家、外戚,后来官至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封冠军侯,同时他也有着显赫的身份。

他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和名将卫青的外甥,同时还是权臣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天才,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便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将近十万人,直取祁连山。

这也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霍去病用兵灵活,不拘泥于古法,而且他擅长长途奔袭、快速突袭以及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

可惜天妒英才,霍去病仅仅24岁的时候便过世了,汉武帝非常悲伤,给他的坟墓都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并且追谥他为景桓侯。

不过关于霍去病的评价并不都是好的,比如说历史上就曾说霍去病这个人从来不关心士卒,因此他在军中是不得人心的。

《资治通鉴》中提到:“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

这段文言文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解释就是,霍去病出征的时候,皇帝准备了数十车的精米和肉,可是霍去病一直到凯旋之后都不去吃上一口。

这个时候他的士兵中还有人非常饥饿,在塞外的时候,很多士兵饿的都没力气了,霍去病还要踢球,因为这些事,即便他有无数功劳,但是很多人发自内心并不佩服他。

不少史学家认为造成这个局面的真正原因是霍去病是个纨绔子弟,他的身份太显赫了,从小便是养尊处优,所以他不懂士兵的疾苦。

因此他也根本想不到去体恤士兵,其实现在看来霍去病这样做都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点,不让士兵吃得太好这是他的打仗风格。

了解的人应该知道,霍去病打仗喜欢以快制胜,他的对手是匈奴铁骑,对方也擅长这一点,所以霍去病一定要比他们更快,这样一来太多辎重其实不好,所以他必须甩开辎重部队,同时士兵也不能带太多食物。

霍去病喜欢取食于敌,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打仗不依赖于辎重,直接灭了敌人去抢敌人的食物就行,因此他的士兵都很勇猛,士兵们都知道打了胜仗,然后直接吃敌人的牛羊便可以。

不得不说霍去病岁数虽小但是非常懂用兵之道,除此之外他不去体恤士兵其实还有另一层用意,按照道理来讲,赏赐的肉没必要臭了都不吃。

霍去病岁数不大,必然是很豪爽的,自己不吃,完全可以给士兵吃,少年英雄这样做很正常,也是符合常理的,可他偏偏没有这样做。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霍去病是受过高人指点的,他看似很狂,但是其实和卫青是一样的人,都是一个性格谨慎之人。

假如说他把这些肉都赏赐给士兵了,皇帝会高兴吗?答案是否定的,士兵感谢的将是霍去病而不是汉武帝,长此以往,这支军队到底姓啥?霍去病又是少年得志,如果真的在军中威信越来越高,等霍去病到了中年之后会有多么可怕?实际上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将领们用各种方式让皇帝放松警惕,避免皇帝对自己起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