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奇葩说》确实挺精彩的,尤其陈铭和詹青云开杠的部分,充满戏剧张力。不过就这场表现,个人觉得詹青云挺失误的。首先她一再强调的核心观点,用芯片统一所有人的思想是垄断,这是一个她自己树的假靶子。辩题讨论的是支持不支持全球知识共享,共享本身不会带来垄断,强制排他才会。因为每个人对知识还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判断,还可以在这之外探索新的。也就是陈铭说的,有了共享芯片,脑子还在。

如果认为共享之后,人就失去探索的欲望,那等于说知识越多人越封闭,这在事实和逻辑上都站不住。所以耿直boy高晓松要奇袭,说詹青云说半天其实是在为对方说话。因为只要不是强制排他,共享恰恰是解决詹担忧的垄断问题的最好办法。其次则是犯了低级的错误,为了论证自己并不稳固的核心观点,作弊式引用名人名言。

就像我们过去引用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省略了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听完完整的这句话,你会对之前为了强调汗水的欺骗充满厌恶。而詹的作弊引用,被陈铭点出来之后,票数果然雪崩了。

还有最后结辩的时候,竟然挑了对方最难被反击的点去反击,说穷困山区的孩子已经不缺知识,只缺使用知识的机会,这就属于自杀了。在这个常识问题上玩什么辩论技巧,都不会有说服力的。以上纯是吃瓜群众的胡扯,詹整体还是有辩论大神的魅力的。俺想说的是,詹的那两个失误,在公共讨论中其实挺常见的。

一个问题A,本身是有争议,值得好好讨论的。可是很多人自己跑去树了BCDEF的假靶子,打的不亦乐乎。天上地下云里雾里的找论据,甚至不惜作弊引用,看似雄辩,可是离题万里。很多人把现实也当成了辩论赛,只为赢而抖机灵,却遗忘了真正要讨论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是讨论也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享受耍嘴皮子的乐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