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在华熙生物举行的2019年度年报媒体沟通会上,公司董事长赵燕介绍,2019年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与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合计达到营收额的60%,原料占比为40%。“在这些原本是国外垄断或占据主导的领域,华熙生物凭借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不仅对其自身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为国内透明质酸行业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赵彬彬

      “营收18.86亿元,同比增长49.28%;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38.16%”这是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后交出的首份年报成绩单。

      “2019年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公司创立20年来,终端产品收入首次超过原料收入。”日前,在华熙生物举行的2019年度年报媒体沟通会上,公司董事长赵燕介绍,2019年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与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合计达到营收额的60%,原料占比为40%。

      此外,对于因资本涌入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赵燕并不担心。“有竞争,行业才能进步,但竞争必须是良性的。”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价格战容易会毁灭行业,华熙生物坚决不打价格战,作为领头人要依靠技术创新为行业不断开拓发展空间。

      终端收入首超原料

      登陆科创板后首份年报亮眼

      对于华熙生物而言,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自2017年年底在香港资本市场私有化后,公司时隔2年重回资本市场,于当年11月6日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2020年4月29日,华熙生物披露了登陆科创板后的首份年报。这份亮眼的年报中,除了营收、净利润双双保持高速增长外,公司重点布局终端产品市场取得巨大突破。其中,医疗终端产品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56.34%;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118.53%。医疗终端产品与功能性护肤品合计销售收入占比已达六成,改变了公司长期以来原料收入占大头的产品结构。

      上述变化并非没有缘由。《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华熙生物在继续做好原料产品基础上,加大了医疗终端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领域开拓力度。特别是在功能性护肤品方面,公司推出超过50个新产品。其中,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的“故宫口红”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成了经典的文化IP。

      赵燕认为,中国年轻消费者起来了,对华熙发力功能性护肤品板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期。

      不打价格战

      靠技术创新为行业拓展空间

      全球透明质酸看中国。2018年,中国透明质酸原料销量占全球86%,排名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前五的均为中国企业。其中,华熙生物以36%销量独占鳌头。

      2019年以来,随着华熙生物、昊海生科上市,鲁商发展(行情600223,诊股)收购焦点生物,透明质酸行业受到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上市公司纷纷表示计划或已经涉足。透明质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对于竞争,赵燕并不拒绝,她认为“一个行业如果只有一家独大,可能你就是井底之蛙,你看不到外边的世界,也看不到变化,也没有动力去促进持续不断的创新和产品更新迭代。”

      “透明质酸行业去年形成了一股透明质酸概念股,大家只是一味地去跟风,而不是从根本上做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行业进步,这样就会产生价格竞争。”赵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良性竞争有利于行业发展,价格战反而会把整个行业给毁了。

      “在透明质酸原料领域,医药级的准入门槛最高。由于对杂质水平、生产工艺等要求远高于其他级别,其价格也远远高于其他级别。2018年,医药级原料销量只占据透明质酸原料总销量的4%,却实现了总销售额的50%。”有业内人士表示,华熙生物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发酵法生产玻璃酸钠原料药和药用辅料批准文号的企业,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有相关注册资质。

      前述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于华熙生物近年进入到医药级原料市场,在全球玻尿酸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资生堂2019年宣布三年内将退出医药级原料市场。

      据介绍,华熙生物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国内透明质酸应用领域的四大标准,参与修订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中的透明质酸标准,并提交美国药典透明质酸专论。

      “在这些原本是国外垄断或占据主导的领域,华熙生物凭借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不仅对其自身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为国内透明质酸行业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前述人士表示。

  (编辑 李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