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男,汉族,生于1955年4月,甘肃省平凉市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爱好书法,临 习王羲之、柳公权、米芾、怀素等名家诸帖。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 员、平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陇东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11月16日,笔者有幸采访了书法家张峰,谈起他的书法之路,可谓是自小耳濡目染家父之字长大,让书法家之梦打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无论学习身在何职,苦练书法,是他一 贯坚持的原则,步入社会虽有一段时间忙于生计,对习书法有所搁置,但书法梦却一直根植 于心从未改变。直到1997年开始,他安家立业,便有了更多闲暇时间,至此他正式走上了习字之路,每天不管有多忙,他都会挤出时间写书法,看着一幅幅出自自己之手的书法作品, 张峰也会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面对作品细细品味。

俗话说:“熟能生巧”书法也是一样,在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自己随手写的作品报名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大赛中他居然获奖了,这给了他极大地鼓舞,让他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更加信心十足,以至于在后来参加的全国书画大赛中获 得银奖、金奖,将他推上了人生书法的巅峰。

一个成功的书法家背后肯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人,不错,张峰的书法成就离不开家人的 支持,看到张峰作品有了成就,家人们也为他高兴,特意为他腾出了一间书房,这给予了张 峰最大的支持,让他有了大量时间去研究书法,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更加完美。

德入字中字显德,张峰老师德行很高,所以他的字如其人,处处彰显德,笔下有“德” 成为张峰老师的笔法之魂。张峰说道,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或具有艺术之美,从更高层 次说,是因其具备人丰富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功能。相由心生,字如其人、书画同源等, 这些俗语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几千年来书法作为艺术延绵不断缘由。

张峰书法创作与主客观世界密切关联,书写时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运用,其用笔过程 中的大小、曲直、急缓、润燥、浓淡、刚柔、疏密、避就、呼应等等,无不为个人情感、修 为等生命律动的再现。

据悉,2006年,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中荣获“传世金奖”并特授予“中华金奖艺木名家” 荣苦称号,作品入编《中华传世书画鉴笑赏》大型茶系列艺术画集第236页,2007年中华传统 文化研究院举办的全国书法大赛中作品《北国风光》隶书,《家和万事兴》行书荣获金奖。特 授予“中华传统艺术师”荣誉称号。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并担任《中国艺术通鉴》大 型系列艺木藏典名誉编委。2008年5月荣获“中国书画艺术家百佳”称号,作品《君臣对话》 入编《中国书画研究院成员名鉴》一书第83页,作品入编建国六十周年文化部出版发行的《光 辉乐章》一书。2009年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中荣获银奖,作品《苏轼·念奴娇》入编《全国书 法美术优秀作品集》第286页,并获“中国书法百杰“荣称号,2011年中国电视书画频道书画 展入围并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家、单位及个人收藏。(作者 马来虎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