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7 11:07 | 湖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五十五年前,浙江诸暨枫桥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作出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枫桥经验”,从古越小镇走向祖国各地,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时值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由中央政法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浙江省委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政论片《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昨晚播出第五集《三治融合》,全面展示湖州基层治理经验。

安吉余村

傍晚时分,王月仙和姐妹们开始练习威风锣鼓。半个月后,村里的姑娘陈思思将举行婚礼。因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王月仙和姐妹们负责弄出一个“更有味道的响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红事用鼓,白事用锣,这是余村村规民约刚刚补充的条款。用村规民约治村,是余村的传家宝。

“余村的事情,余村的老百姓说了算。不是几个村干部可以说了算,村干部只不过是民意的代表。”余村村委会主任俞小平说。

从清晨到中午,余村境内的荷花山景区,已经迎来了1100多位游客。作为景区的开发商,村民胡加兴半天就有5万毛收入进账。

“第一年搞漂流的时候最多两万人次。现在我们一年能达到七万人次,将近三百多万的营业额。”十几年前,胡加兴的工作是在山上开山炸石。他是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余村人靠山吃山,先后建起了石灰窑、水泥厂,红红火火的石头经济,让余村的经济收入一度达到300多万元,名列安吉各村之首。

“那时候我们晚上看不见星星,也见不到月亮,我们不敢开窗户。”村民潘春林说,环境破坏的恶果,引发了深刻反思。余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们,充分讨论自己的产业方向选择,最后制定了一份村规民约,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道路。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由此而生。在这之后,余村人关停了所有矿山和水泥厂化工厂等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定地踏上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绿色发展的精神,体现在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葡萄从来不施化肥农药的,除草剂从来不用的。我们都是用养鸡养鸭养鹅来除草的。”村民姜明月说。

安吉被称为白茶故乡,每亩安吉白茶收入在万元以上,但在余村,这里的村民基本不种白茶。村民赵双菊说,他们自己喝的都是山上采的野茶。

余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大部分竹林的坡度,都超过了三十度,竹子根系发达,比茶树更利于控制水土流失。

于是余村的村规民约规定,坡度三十度以上,禁止毁竹种茶。从关停矿山,到禁止毁竹种茶,再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三条村规民约,贯穿了余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德清新市

2018年7月1日,德清县新市镇,88岁的老人陆松芳,正在村口的石桥上举行颁奖仪式,这个奖以他的名字命名,叫“松芳助人为乐奖”。

2009年他用政府给他的15000元奖金,设立了这一奖项,每人奖金500元,每两年颁发一次。

颁奖仪式结束后,陆松芳又拉着班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叫卖着他的煤饼。从58岁开始到现在,他在这个镇子上,已经整整拉车拉了30年。

“他经常做好事,不管什么地方人都喜欢他。吃一点泡饭很艰苦的,就是叫人家好了,自己苦一点就不要紧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新市镇居民程阿新说,陆松芳老人从小丧父,母亲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将他抚养长大,六十岁以后,生活并不拮据的陆松芳,主要就是做两件事情,拉煤,然后助人为乐。“老陆门口放了这么多草纸,你们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边上有个公厕,他看到有人经常找不到纸,就放在这里,游客可以随便拿的。”新市镇宣传干事俞大庆说。

陆松芳的生活非常简单,60岁的时候,他给自己定的生活费标准是每天5元。但这位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老人,却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000元。“人要心好,树要根好,共产党领导真是好。全国人民大家好,吃得好,穿得好,房子住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陆松芳说。

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有800平方米的展区,用图文影像实物资料,主题活动等形式,记载了德清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道德传统。

马福建老人是德清民间设奖的第一人。1997年,目睹一些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的纠纷后,马福建决心自掏腰包,设立孝敬父母奖。他把自己卖鱼攒下的1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存在银行,用利息当奖金,奖给村里的孝子。

马福建的故事在全县传开后,老百姓们纷纷效仿,现在德清已设54个草根道德奖,涵盖孝敬父母、环境保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多个方面。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现代信息科技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造福13亿人民群众,做到智惠于民,这是人民的心声,也是时代的追求。

(原标题《今晚大湖州又上央视啦,这次又是因为啥?》。编辑李世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