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环境新闻」可以关注我们

11月6日~11日,记者跟随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绵阳和德阳市开展“回头看”下沉督察。针对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各地迅速响应,立行立改,确保问题整改见实效。

立行立改,揪出污染源

6日一大早,行驶在绵阳市安州区桑河路上,田野中呼呼冒出的青烟引起了督察组的注意。

“师傅,左转弯,去现场!”督察组敏锐感觉到青烟应该与土砖厂脱不了干系。穿过栋栋居民楼,进入眼帘的果然如督察人员所料。

这家名为永和机砖厂厂区内废旧铁具和砖块随意堆放,冒着烟的废气脱硫塔喷淋液不断渗漏出来。厂区深处,青烟弥漫,机器声轰隆作响。视线往远处延伸,厂房旁边是一座大量裸露的小山头,开挖作业现场没有采取防尘措施,原来的堆场也未进行有效覆盖。将要离开时,一开始并未出现的雾炮机不知何时被人推了出来,对着砖厂门口作业敷衍了事。

砖厂作业间

督察组走后,绵阳市迅速组织调查处理,对机砖厂废气未有效收集、开采作业面未覆盖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取证,并对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开展了环境监测工作。

监测人员对永和机砖厂开展了环境监测

污染防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7日下午,记者随同督察组来到绵阳涪城区青义镇。村落里,橘子树挂满了果实,地头的红薯也开始熟了,秋日田野一片祥和。但这家养殖场,却打破了画面的美好。

“脏兮兮乱糟糟”,是进入武军生猪养殖场的第一印象。环顾四周,地上残留着污水痕迹,砖墙上糊着粪渣,沼液池也没有防护措施。养殖场外,看到伸长到田里的软管,督察人员顺藤摸瓜,竟发现附近的一方农田里尽是沤烂的粪水。

伸到田里的暗管

养殖场老板的说法是帮老百姓还田,但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将畜禽粪便、污水、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记者在现场看到,田里一洼一洼黑水,如同沼泽般,让土地不堪重负。

问题发现后,涪城区庚即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了整改专题会,连夜制定整改方案,启动整改工作和相关问责程序。同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启动全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处置问题核查工作,确保污染防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整改已初步完成。

养殖场整改现场

举一反三,标本兼治

10日,督察组前往德阳市旌阳区核查黑臭水体整改情况。从万嘉国际社区外到穿城堰终点约1.5公里的小河,曾臭气连天,群众怨声载道。去年,一场黑臭水体歼灭战打响了。

如今这条小河重现水清绿岸,两岸的芦苇和芙蓉花在风中自由摇曳。随行的人忍不住说道,“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而且,小河的旁边,是新建的旌南湿地公园。据了解,这是一处按生态公园设计建造的特色湿地公园,是公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但遗憾的是,一边是水清绿岸,一边却垃圾成堆。在这条小河的几十米外,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随意堆在路边,无人问津。此外,106省道秋月井附近,一条蜿蜒的小河百米内垃圾遍布,瓶瓶罐罐、餐厨油水浮在表面。

德阳市旌阳区106省道一河段整改前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督察人员认为,这是重表面整治,而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督察组离开后,当地已迅速安排河道清理等工作,相关整改仍在进行中。

德阳市旌阳区106省道一河段整改进行中

下沉期间,两市均多次表示,“回头看”就是再推动,将以此为契机,对督察组交办的事项做到立行立改、边督边改,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举一反三,彻底整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