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角历史

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

在这次不到一个小时的谈话中,刘少奇提出两点请求,一是辞去全部职务回家种地,二是提前结束“文革”。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表态,只是推荐给刘少奇几本书。临别前,毛泽东把刘少奇送出来,在门口跟他握手,说‘你要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据刘少奇机要秘书刘振德回忆,事后王光美说“毛主席建议少奇同志读几本书,但有三本还没找到”,让他去找找。刘振德接过来(书单)一看,一本叫《机械唯物主义》,作者是海格尔(法);一本叫《机械人》,作者是狄德罗(法);另一本是中国的《淮南子》。

毛泽东推荐的书,都有一个十分突出和明显的词——“机械”,所谓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被称为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即“机械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毛泽东让刘少奇好好读书,可能是要让对“文革”表示困惑和不解的刘少奇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是“运动”、“变化”、“革命”

最后一本书——《淮南子》,这是一本著名的古籍了,至于毛泽东为何把它推荐给刘少奇阅读?有什么深意?就不得而知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