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出自唐·卢纶《晚次鄂州》。三湘,指湖南的湘潭、湘乡、湘阴三地。衰鬓,指头发白。诗句描写人在他乡、对月怀乡之情。前句以年老发白与萧瑟秋色对举,意在突显其悲秋伤怀之情;后句写望月之景,意在强调乡思之切。“万里”,是夸张,强调故乡之遥远。

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出自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句诗比喻修辞手法写回乐烽前与回乐城外月洁、沙白之景。诗以“雪”喻“沙”,以“霜”喻“月”,是写实,也是写心,表达的是戍守边疆的将士望月思乡的凄凉之情。因为紧接着的两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将此二句写景之意作了淋漓尽致的诠注。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蹳,角弓不可张。

3.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出自金·王庭筠《绝句》。可怜,可爱。这句诗比拟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使月亮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通过写月亮的有情而暗写出看月人痴望月华不肯入眠的深情。

4.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出自唐·李白《玉阶怨》。诗句描写美人幽怨之情。前两句写夜深不眠,后两句写闺中望月。四句虽全是写景,不及“怨”字一言,但美人幽怨之情则尽在景中矣,真正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所推崇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因此,历代文人对此四句都推崇备至,认为是李白诗中难得的具有婉约风格的杰作一般认为李诗多以豪放飘逸风格见长。

5.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出自唐·王昌龄《西宫春怨》。云和,地名,此指云和所产的琴。昭阳,汉成帝所居的宫室,代指汉成帝。诗句描写宫女失宠后孤独凄凉的生活情境。前句写其抱琴望月、似弹而非弹的样子,表现的是其心神不宁的情状。后句写月中眺望昭阳宫,树色朦胧而不见的情景,表现的是望宠幸而不得的苦痛之情。虽然两句都是写景,但幽怨之情则尽在景中矣,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所推崇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6.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出自南朝陈·江总《闺怨》。诗句描写少妇独守空房的孤寂之情。“屏风有意”、“灯火无情”,都是拟人修辞手法,意在将屏风、灯火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借物写人,形象地表现出少妇怕见明月、灯火的心理,因为望月会生怀远之情,看灯会想房中之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晚,人们都在望着这皎洁的明月,不知谁的心情寂寞凄凉呢?

8.江上正好看明月,却抱琵琶过别船。

出自明·李东阳《麓堂诗话》引元人诗句。这句诗以江上看月与抱琴过船为喻,婉转而有力地讽刺了赵孟瞓在南宋亡国之后不肯遁隐江湖而是屈节仕元的行为。因为在汉族士大夫看来,前朝覆灭,大臣另投新朝之主,已是不可宽恕的变节行为。而要出仕入主中原的异族政权,那就更是不可饶恕了。可是,赵孟瞓作为宋太祖十一世孙,却在自家江山被元人夺去后还屈节仕元,从兵部郎中做到了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这在汉族士大夫看来,简直是该杀的败类了。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张九龄《望月怀远》。宽阔的大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边的友人,此刻也一定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句诗表达了诗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0.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出自唐·杨炯《荅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皎洁明朗如日如月,清澈明亮如水如镜。前句以日月朗照之明为喻,赞扬窦兢为官公正无私;后句以水镜的明亮清澈为喻,赞扬窦兢为人的清正廉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