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圆子主要是用猪血和豆腐做成的。在邵阳的农村里,人们打豆腐时总是会习惯性的做一些猪血圆子,可以说猪血圆子是除了辣椒之外,邵阳人最有感情的一种食物了。当然有人会很奇怪用猪血做的圆子有什么好吃的,其实不然。

猪血圆子的制作说很简单,说难也很难,把豆腐和猪血混合用手揉碎,再加上剁碎的猪肉,肉的话放肥肉瘦肉都可以,个人感觉放肥肉比较好吃,在加盐,然后捏成一个圆圆的团子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猪血圆子更好吃一点,里面加些橘子皮就可以了。

捏好圆子后人们会把它放到一个铁笼子里,铁笼子一般是长长方方的,上面有很多小孔,铁笼子里面人们会提前放一些稻草,放稻草的原因是防止做好的猪血圆子漏了出去,而且猪血圆子在稻草上熏染久了,猪血圆子上染了稻草的香味,吃起来也更香啦。

放好猪血圆子后,邵阳的人们会把它放到一个架子上,用火熏制。熏制猪血圆子的柴火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是用茶子壳,茶子壳厚实,不容易被燃烧尽,不会让人时时刻刻都在旁边守着,十分的省力,而且茶子壳一般用的是当年打茶子剩下的壳,天然的带着油茶树的自然果香。

最后经过七八天的熏制,猪血圆子的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这时候猪血圆子就可以吃了。说起猪血圆子的吃法,个人认为刚刚熏制好的猪血圆子炒辣椒最好吃,放的有些久的猪血圆子,建议用油煎一下,再炒辣椒,这样吃起来更好吃。小时候吃饭,基本上只要桌子上有猪血圆子,我就不会夹其他的菜。

猪血圆子比较新鲜的时候,吃起来比较嫩,咸咸香香的有点辣,口感十分的不错。放得有点久的时候,油炸一下,吃起来十分的有嚼劲,咬上去和肉混合在一起,肉的鲜味迸发出来,让人停不下筷子。

每次奶奶炒猪血圆子的时候,我总是会它的香味蛊惑,忍不住偷几块吃。它的香味,用现在的一句比较时尚的话来说就是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

小小的一个猪血圆子,承载了大部分邵阳人的回忆。每当在外面吃到猪血圆子时,小编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思乡之情。食物是最能勾起一个人的情思,人间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都在这方小小的餐桌上上演。不过我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如果你对猪血圆子感兴趣,请你一定要认真辨别,因为市面上大多的猪血圆子都不是正宗的。

正宗的猪血圆子,切开后里面是紫红色的,而不是那种黑中偏白的,那种纯属就是猪血没有放够的,没有放够血的猪血圆子其实一点都不好吃,跟吃咸豆腐没什么区别。每一个去邵阳的人如果没吃过猪血圆子,其实不算去过邵阳。只有真实体会过它的味道,你才会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好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