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11月1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第二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逾期金额近7000万元。此次纳入征信系统的除了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还包括出险网贷失联“跑路”高管人员名单信息。

今年以来,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加剧了P2P网贷行业风险。对此,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借网贷平台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10月,首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央行相关人士介绍,在首批纳入的基础上,此次央行征信系统新增添了来自北京、山东、浙江、广东4个省市的网贷行业失信人信息。其中包括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和出险网贷失联“跑路”高管人员名单信息。

征信中心将向接入的3000多家放贷机构依法提供合规的查询服务和异议处理渠道。同时,网贷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还同步纳入了百行征信系统,供已签约P2P网贷机构和金融机构便捷查询。

“两批名单涉及的逾期金额中最大一笔超过2000万元。”央行相关人士介绍,在这两批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后,没有一个恶意逃废债信息名单上的借款人再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融资支持。

现在基本上是半个月可以报送一批失信信息。目前,第三批信息也在同步准备,第三批信息加入了中西部省份的信息,与之前两次相比较,第三批失信信息涉及的省份将更广泛,涉及的信息主体数量和逃废债金额都将大幅度提升。

“需要提醒借款人的一点是,该还的钱还是得还。要知道,纳入征信系统对一个人的借贷会产生影响,纳入信用中国数据库则会约束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央行表示,目前,各地上报的第三批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已在筛选审核中,上报的区域增添了中西部省份,涉及借款人和逾期金额较前两次大幅提升。预计12月初,网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将纳入“信用中国”,进一步加强对逃废债行为人的制约。

猛戳下方,让钱包鼓起来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