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经济转型的推进器,同时,也是实现民生改善的稳定器。阳泉市以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坚持“三大目标”,聚力“六大突破”总目标,靶向发力,围绕传统产业升级、高端煤机装备制造领域、产业转型方向、城乡融合、旧城改造和新城提质、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七方面重点,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凝心聚力抓项目,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新建项目开工118个,实际开工率达到92.2%,续建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形成项目开复工高潮。同时,全市储备项目451个,建设项目库逐月对接项目282个,其中新建项目128个,年度计划投资172.8亿元,续建项目154个,年度计划投资162.2亿元。

统筹谋篇 优化项目布局

9月19日,阳煤集团与德国布朗公司签署国际并购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中德高端智能制造合资建设项目。中德企业双方就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全面对接。

阳泉市紧紧把握阳煤集团煤机装备制造业专业化重组的战略机遇,加快谋划项目,不断壮大规模,提升制造能力,大力支持华越机械、华鑫电器、奥伦胶带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努力打造面向国际、全国有影响的阳泉智能制造生产服务基地。

围绕省委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总要求,阳泉市以项目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煤炭“减”“优”“绿”,在煤化工、“煤电+”上做好文章,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西上庄煤电一体化、坤宁煤业现代化矿井等项目,阳泉市积极推进无烟煤洁净利用和高效开发项目,以及粉煤灰砖、脱硫石膏、PC构件等火电厂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体系,将传统的火电项目推上循环发展路径,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同时,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产业占比,发挥全市瓦斯气资源特色,加快推进瓦斯气综合利用项目,以及瓦斯气制备新材料等项目。

国发【2017】42号文件明确,支持阳泉市建设智能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为了积极推进试点建设,阳泉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大数据及智能物联网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阳泉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落实意见》,并与百度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成立了阳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了百度(阳泉)创新中心、山西大学大数据阳泉实训基地、山西惠泉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司。同时,依托全亚洲最大最先进的云计算中心——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阳泉市不断深化与百度的在AI、无人驾驶等核心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快建设云谷科技创新园。与此同时,阳泉市正在全力引进华为数据中心和传感器生产、软件开发等上下游产业,加快重点领域应用,发挥好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基础优势。

在科学谋篇、统筹规划的同时,阳泉市全力做好项目的引进与储备工作。今年以来,阳泉由主要领导率团,前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州等地考察招商,采取“引、跑、留、扶、邀”等5项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变政策招商为环境招商,推动单项招商向链条招商转变,积极对接产业项目,开展招商推介,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428.1亿元,签约项目正陆续进入全市项目储备库,全市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达到451个,总投资1549.85亿元。

多措并举 加速项目落地

为加快项目落地投产达效,阳泉市出台了《阳泉市2018年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地行动”专项督查实施方案》,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由14个部门挂牌推进51个项目,并逐月开展专项督查。据统计,2018年签约项目开工率为50%,远大于30%的既定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今年年初阳泉市制定了《转型项目建设年(2018)工作方案》,提出要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具体总抓手,狠抓转型项目,着力筑牢新产业、新动能的坚实基础;聚焦产业转型、做优项目质量、强化要素保障、压实目标责任、凝聚工作合力,着力解决大项目少、好项目少、新开工项目少、项目建设进度慢等问题,谋划建设一大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强的优质项目,形成转型升级蓬勃势头和强劲动力。

为此,阳泉市全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并将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列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阳泉市制定了6大类20项措施,深化简政放权,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经阳泉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为项目建设开辟快速通道。目前,项目所需审批事项已从原有的20余项缩减至6项,所需时间已由原来的3至5个月缩减到8天。

同时,阳泉市开展了前期手续办理月、集中开工月、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等专题活动,持续发力,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前期手续月期间,为203个项目办理了450项手续;集中开工月期间,举办3场集中开工活动,有100多个新建项目开工;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专题活动现场服务项目470人次,解决300多个问题。

与此同时,阳泉市大力打击阻工扰工活动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市公安部门积极推进“一企(工程)一警”落实工作,梳理全市重点企业(工程)阻工扰工疑难点50处,并按照属地原则,建立了与重点企业、项目联络联系制度,已与17个项目建设工程建立“一企一警”联络制度。目前,已检查治安乱点51处,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破获恶意阻工扰工治安案件1起,为全市重大工程顺利建设贡献了应有力量。

为确保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取得实效,市政府还多次召开调度会,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全市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并对标省政府主要考核指标,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落地投产达效。

优化服务 推动转型升级

在阳泉市开发区,此处的景象早已不是记忆中的煤炭之乡。依山而建的北山公园,双绿化带的景观公路,标准化的学校社区建设……这里不仅是一个社会功能齐全的城市区域,更是一个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百度云计算中心、台湾方大食品等多家企业相继落户。今年9月15日,又一我省重点工程——百度云谷科技创新园项目也正式奠基。

百度云谷科技创新园这根杠杆能为阳泉撬起多大的产业,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要想打好手中这张“王牌”,更需多方的配合。

为了让百度云计算中心和百度云谷科技创新园发挥出1+1>2的效果,阳泉市开发区积极行动,针对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性强、团队创造力大的特点,创业园区探索实行“创业导师+服务平台+专业孵化”的培育模式,推动孵化器由单一的物业管理向全方位创业服务的彻底转型。

如今,开发区已能为企业及创业人员提供专家咨询、融资担保、企业管理、技术支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综合培训等全方位、立体式服务。同时,园区除了为入驻企业协助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提供科研、办公场所等基本服务外,还逐渐向高层次、专业化服务拓展,注重对入驻企业的培训服务;主动协助入驻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强银企合作,积极推动银企对接,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等。

开发区只是全市服务项目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推进各大项目落地投产达效,阳泉市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实行重点工程市级领导包保,建立重点工程月调度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加快重点工程建设。

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安排下,市转型办开展多次专项督查,重点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项目建设、机制落实等多个方面进行督查。尤其是在《阳泉市2018年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地行动”专项督查实施方案》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机制和督查事项,有力地督促了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项目落地工作的展开。

为了强化服务项目水平、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市政府还出台了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重点工程月度协调制度、经济运行研判调度工作例会制度、经济运行和转型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公示约谈制度等四项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提升抓转型项目工作的工程化、精细化程度。

市、县两级政府部门还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惠企政策,召开政银企洽谈会及信保基金推介会,着力破解转型项目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自上而下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和廉洁高效的政商环境。

巢已筑,凤必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煤炭生产与深加工为基,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互联网+”贯通,交通便捷、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产业集聚的活力之城将展现在晋东大地上。(苏晓晨 李华)

来源:山西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