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奇葩说里,出现了一道辩题。

正方认为,让每个人拥有知识,世界加速进步,会变得更美好。

反方认为,躺在家里就拥有别人的知识,这是在鼓励不劳而获,谁还会继续搞研究呢?

这期的辩手有杨奇函,赵英男,高庆一,傅首尔,陈铭,詹青云,蔡康永(导师),薛兆丰(导师),梁文道(导师)等人。

试想一下。

一秒钟让你拥有所有的运营知识,会发生什么事?你想拥有吗?

一秒钟让你分享所有的运营知识,会发生什么事?你会愿意吗?

下面总结了几个点,灰字是辩手们的内容,黑字是小公举的内容。

1

共享知识可以打破贫富差距

杨奇函认为:

寒门再难出贵子。

越来越多的清华学生有很好的家庭背景,近几十年来越少的人诞生于贫寒弟子和偏远山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一个研究结果,当社会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的时候,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小。

如果否定这项技术,相当于否定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发明。人类文明最大的教训,就是对技术的警惕,对人性的宽容。而人类文明最大的经验,就是对技术的宽容,对人性的警惕。

小公举认为:

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贫困地区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天生就输在起跑线。

共享知识后,每个孩子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每个成年人拥有一样的知识,贫富差距可以忽略到不计。

小孩可以运用知识不被拐骗,成年人可以运用知识获得财富,老年人不用担心因为认知不足而被诈骗。

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

“社会阶层固化”、“你的每一笔支出都是因为认知不足”、“少数人垄断多数财产”等问题现象都迎刃而解。

在古代,穷人请不起大夫,又不懂治病,明明可以被治疗好的人硬是被耗死。如果当时人人都拥有医学知识,那死于疾病的人会大大减少。

更重要的是,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了知识,会推动知识发展进步。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很多人因为水痘死亡。但是到了近现代,水痘可以轻松治愈。

知识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知识越多,社会进步的越快!

2

世界会变得无趣

赵英男认为:

未知才有探索的乐趣。

如果婴儿一出生就会背古诗,家长对孩子将无法管教。因此,它影响家庭分工、破坏亲子关系、减少教育乐趣。

知识共享极大地破坏了现有的公平格局,抹杀了个人努力。让不努力的人也获得了知识。

当人拥有了所有的知识以后,世界会变得无趣。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因为,小小无知的朦胧才会美,因为对简单事物的好奇,才会有趣。

小公举认为:

共享知识虽然能缩小贫富差距,却伤害了那些正在努力、已经努力过、享受努力成果的人。

试想一下,你花10年学习积累的经验,1秒就共享给所有人,是什么感受。

如果1岁小孩拥有100岁的知识,小孩可以反过来批评父母,整个社会关系和秩序就被打破了。未来会发生什么,无法想像。

3

让我们有时间做喜欢的事

高庆一认为:

少部分人的不劳而获是特权,多数人和所有人的不劳而获叫文明。

对于古圣先贤,他们求知以及最终得到知识的过程,是最深的礼物,而我们与古圣先贤站在一起,共享他们的知识和成果,不是不公平,恰恰是对我们最大的公平。

花了15年才听懂了英语、计算机科学的关键词含义。知识共享,会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无法想象的精彩,人工智能是为了干我们想干的事情。

小公举认为:

我们现在学到的知识,都是伟人探索验证后的答案,经过时间车轮的慢慢播种后,每个人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

地球是圆形”、“水温度小于0会结冰”、“火燃烧需要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还划分成了很多种学科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让你一辈子都学不完。

学习的本身就是首先是服务自己,而且越高深的知识要花越多的时间学习,学习知识可能会占用人一生五分之一的时间。

如果现在,一秒钟就能共享全人类的知识,会发生什么结果?

大量节省了每个人的学习时间,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可以研究兴趣爱好上,做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

共享知识反而节省了每个人的时间成本。

4

知识会成为坏人的武器

傅首尔认为:

知识共享了,每个人的知识都一样。再也没有才华的巨人,只有实际的矮子。

知识不仅是生产力,也可以是武器。色狼精通心理学,专业捕杀者成为了动物专家,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维护世界美好,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但是毁灭这个世界,只需要几个人努力就可以了。

小公举认为:

坏人也共享到了全人类的知识,后果很严重。

坏人会有无数种方法盗窃、制造假币、甚至制造更加恐怖的东西,每个坏人都成了惊天魔盗团里的主角。

坏人冒充投资人,利用互联网诈骗,利用经济学原理诈骗,坏人变成了高智商骗子,不是更恐怖吗?

以后的世界,你要和高智商骗子斗智斗勇,不是很痛苦吗。

5

信息、知识和智慧是三码事

陈铭认为:

知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信息是外部客观事实,知识是对外部规律的归纳总结,而智慧和能力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它们发生在未来,所以无法被记录在册,是每个人自我对知识使用的差别。

比如顶级肺科专家,有的抽烟,有的不抽烟,但他们对肺部科学了解的知识都是相似的,但他们选择不同。

小公举认为:

导师和辩手们把“知识”拆分出四个词:资讯、知识、知识结构、能力。

部分辩手认为,一秒钟拥有全人类的知识,仅仅是资讯。

部分辩手认为,一秒钟拥有全人类的知识,可以是能力。

所以每个辩手对于辩题的理解本身就不同。

奇葩说的这个辩题知识包含了“资讯、知识、知识结构和能力”,那些记录在册的知识是客观事实,“知识结构”、“能力”虽然是主观的,但都是可以复制的。

知识不能影响我们对事件处理的态度和方式。每个人心中的价值排序,不会受到共享知识的影响而改变。

如果因为所有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都有可能被坏人利用,就不再传播知识,难道要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去抹杀所有知识吗?

因为知识背景和知识框架不同,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知识结构的差别,带来的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

知识共享,可以救人的命。

逃生知识,让更多人不再死于天灾人祸,医学知识,让更多人在县一级的医院就可以得到顶级医术的治疗。

小公举认为:

知识不分善恶。

教育水平高的人可能是坏人,教育水平低的人也可能是坏人。

更加不能因为知识的高深或浅显,就认为哪个更容易被坏人利用。

如果因为知识会被坏人利用就抹杀知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倒退。

6

知识不应该由别人替你决定

詹青云认为:

共享知识这块芯片,是由别人替你去决定,什么是真理。

《西游记》中为什么佛祖要唐僧要经历重重艰难万险,而不是直接把经书给他的故事?

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可以被省略被共享。比匮乏知识更可怕的是,那些辛辛苦苦学习努力的人,却发现发现知识没有用。

小公举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痛苦的、漫长的,学习的结果是毕生的结晶。就算可以选择共享学习的过程,也不能直接共享自己的成果。

我们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活在生产知识的速度超越储存速度的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考验的是对知识进行挑选、辨别、排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我熟能生巧的一种直觉,它不可以被存进芯片,芯片给你的是不必要的知识,它拿走的是你必要的智识。

人和知识的关系是互动,不是服从。

人类的知识之所以能够不停进步,是因为我们幸运的,在历史上从不曾有过一张芯片、一个人、一个权威、一个团体,可以替所有人拍板,什么是对,什么是真,什么是知识。

如果这张芯片明明只包含了数据,却号称自己包含了知识,那么它是可笑的。

如果它却妄图,用一套标准化的神经网络去取代人世间的亿万种可能,那么它是可怕的。

小公举认为:

人如果被机器控制,人类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人类和僵尸就没区别了!人类文明直接就消失了!

应该由我们来控制芯片,而不是由芯片还告诉我们什么是知识,什么不是。

知识既是我们利用的工具,也是利用工具后获得后的成果。

人和知识必须是相互学习进步的关系。

7

知识既得利益者反对共享知识

蔡康永认为:

8世纪巴格达曾经是世界知识的中心,但是由于宗教原因,迫害了“知识城”巴格达,从此覆灭。

宗教为什么要迫害知识和科学,因为科学在跟宗教争夺解释世界的权利。

建立知识要很久,而消灭知识,只需要一瞬间。

包括傅首尔在内,站在台上的,你们全部都是知识的既得利益阶级,怎么忍心剥夺没有资源享受知识的人。

小公举认为:

由政权宗教拍板决定什么是知识,挺恐怖的。

清朝时期,文字狱屡见不鲜。

《红楼梦》问世时,小说里的爱情婚姻悲剧引起了当时封建时代渴求自由的青年们内心共鸣。

当局统治者却多次明令查封、禁毁、被批判成“淫书”。

同治七年,江苏布政使曾经发布《札饬禁毁淫词小说》,上表朝廷禁毁书目一百多种,其中包括了《红楼梦》《西厢》《水浒》。

由谁决定了什么是知识,从来都不是好事。

8

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保护垄断

薛兆丰认为: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知识是耗费巨大成本的,如果研发知识,却没有因此垄断它,而且获利,谁还有兴趣去研究知识?

美国的经济学家们研究出一个结果:

“所有在法院里面进行的,对于知识保护权的诉讼案,有超过2/3是有所谓的知识保护权的流氓在进行的,他们全部都在保护知识的垄断,而不是真的保护知识的研发,想研发新知识的人,要耗费极高的成本,才能取得现在已经研发出来的知识。”

这大大阻断了使知识往前进的可能性。

只有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才能够逃过只是审查者的权力,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保护垄断。

彰显特异性是一种节约不必要成本的方式,就是对于一些事情的垄断。发明创造也有它的最佳时刻,而专利制度,就是所谓的知识垄断,则是来保证这个最佳时刻。

知识首先是私有的知识,若干年后,才能为公共所用。总有这个过程,正因为保证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保障知识不断的进步。

关键不在于知识的多和少,而在于人的判断。完全一样的知识储备,两个人没有灵感的冲击,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知识产生。

小公举认为:

薛兆丰用了多个案例解释,知识产权和成果应该受到保护。

“10个公司打捞沉船,只有1个公司知道船沉没在什么位置,政府批准了只允许这个公司打捞”

政府和这家公司并不是搞垄断,而是这家公司相对更容易成功,其他公司没必要做无用功。

科技公司研发出专利和成果应该受到保护,并且定价售卖,收回成本和获得利益后,才会继续研发更多的专利。

结语:

知识可以是对事物的客观认知,共享后,每个人都拥有了相同的答案。

知识可以是记录在册的数据信息,共享后,每个人会有差异化的理解。

知识可以是拥有的领域专业技能,共享后就会阻碍人类的探索欲,创造性。

我们应该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学习的结果证明了学习过程的存在和意义。

推荐阅读

/p>/span>/span>/span>

/p>点击「阅读原文」永久享受「独家新媒体知识服务」,提升运营能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