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视力时,为什么要非用“E”字母?用其他代替不行吗?

每次到医院去做常规体检的时候,基本每次都需要进行视力检查这一个项目。于是,不少小伙伴发现,每次进行视力检查的时候,视力表上所用的符号都是“E”而不少其他符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E”这个符号又叫做视表,由于“E”这个字母具有一定的栅格结构,不仅可以测试出视力,还可以进一步测试出眼睛是否存在散光的情况。如果测试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左右两边,却看不清上下两边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就证明测试者存在一定度数的散光了。

其次,由于“E”这个字母,不仅可以用来帮助测试者区分四个方位,而且还可以帮助不识字的测试者顺利测试,因此视标“E”又叫做“文盲E”。测试者不需要知道E这个字母,只要能够顺利指出看到的E开口方向就行了。

最后,其实“E”作为视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不同人群视力表的视标很多时候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针对儿童的视标通常就会使用形象生动的动物来充当,比如日本视力表就使用兰氏环来充当。再比如美国的视力表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字母来充当,而不仅仅只使用E来充当视标了,因此视标并不是固定的,但是不论使用哪种视标,目的都是更好更准确地得出视力情况罢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