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

​《1970年的夏天》之8

等把厨房的两口大水缸都担满了水,大伙儿早已累得汗流夹背了。哪知刚刚歇过劲儿来,石建又生出了么蛾子,非拉我们到中村的坡池去游泳。我们都嫌路远,加上中午天气又热,没一个人响应他,石建见没人搭理他,心里虽然有些不快也只能作罢了。

既然早晌工都误了,我们四个决定干脆就歇个全天,在家好好陪陪一民。

一民家经济条件不错,每月都会给他寄钱。年轻人有了钱自然就很高调,他底气十足的问石建,你们这儿有沒有小卖部?石建说,我们大队只是个代销点儿,离这儿有二里多路,卖的东西也不全,南村有个小卖部,卖的东西也挺齐全,离这儿也是二里多路,不如干脆就去南村,路很顺十几分钟就能走到。

一民又问谁愿意陪他去一趟?大家本来就闲着没事,于是说好了一起去南村逛逛。

年轻人办事痛快说走就走,于是几个人一起说说笑笑出了大门,准备到南村去散散心。

刚出窑院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我们几个寻声音走过去看,原来是生产队请来的马掌匠人在给队里的骡马換蹄铁。之前大家谁都没见过,就站在旁边看个新鲜。

只见匠人将骡马围圈在用粗木搭起的框架里,又把蹄子向后翻起,放在个小矮凳上,先把蹄子周边的弯钉尖锉平,再用钳子拔出铁钉起下磨损的旧铁掌,之后又用铲刀将马蹄的老掌皮铲去一层,然后又用锉刀把蹄面修理平整……

此时打下手的伙计正拉着风箱,十几支马掌坯子放在炉台上,师傅将其中一两支放灶炉火上烧着,等到胚子烧红之后,先将胚子锤打成 U 型,又用火钳夹起在马蹄上比试一下,确定好大小之后,再次放入炉火中继续烧,烧红取出放在砧铁上面用小锤不停的敲打着,必要时伙计还要用大锤来敲击,小锤加上大锤敲打的叮当声时快时慢,有轻有重,叮叮当当非常有节奏。经过再次敲打的马蹄铁,又被烧红取出,放入冷水中淬一下火,用钳子夹了放在蹄子上,先用小锤敲进六个四棱儿铁钉儿,蹄子外面透出钉子尖儿,又用小锤斜敲几下把牢,最后用钢锉锉平才算钉好了一只马掌。

我们几个饶有兴趣的看着,既开了眼界又被匠人熟练的手法所折服。直到把四个蹄掌都换完了才离开,然后一起上了去南村的大路。

这条大路呈南北走向从村中间经过,往北通往山上的郭村,向南直接通往南村。虽说只是条黄土路,因为是条上山下行的主道,经过多年的车碾马踏,路面显得非常平坦硬实,已经跑得了四轮拖拉机,当然也能跑汽车,只不过一年半载也难得遇见一辆。

路上我给大家讲了个笑话,说十几年前的五十年代,山里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汽车是啥样,一天,一辆卡车经过这里,后边还跟着一辆吉普车,可巧就让村里的憨憨给遇见了,憨憨撵了几步,眼睜睁看着汽车走远了……

憨憨急忙跑回村子,正巧大槐树下人们正在井台担水,就把看见汽车的事讲给大家听,说今天我可开了回眼,我不但看见了汽车爹,我还看见了汽车娃。大家听了都觉得新鲜,有人故意逗他就问,你怎么知道那是爷儿俩,憨憨说,别以为我憨,不是爷儿俩为啥相跟着跑?大家一想,对呀,憨憨说的没错,不是爷儿俩又是个啥?于是都夸他,你可真有眼福,不但看见了汽车,而且还看见了两个。有人又问他,那个汽车娃是个男娃还是女娃?憨憨想了想说,这个俺不知道,离得太远,再说那爷俩跑得太快,我冇看清楚……

海生他们几个听了都笑了,石建却说,我到是看清楚了,那可不是汽车他爹,那是汽车他娘哩。话一出口连根强都给逗笑了……

说话间到了南村村口,南村的确与其它村子不一样,村边就有一条公路,虽说是用灰土石子碾成的,却是由县城通往曹川镇的主干道,虽然来往的车辆并不多,但必竟与其它地界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去县城时,偶尔也会遇上顺路的四轮拖拉机,运气好的话还能搭上段儿顺风车。

后来拦车的次数多了,也有司机不愿停车搭上我们。到了秋冬季节,调皮的男知青会和女知青借上条花围巾,看见卡车或四轮拖拉机过来了,就让长得白净瘦小的男知青把围巾围上,您别说,这招儿真挺灵的,每次司机都会把车停下来,我们也簇拥着围头巾的“女生"一起爬上后槽厢,然后一路上都在偷着笑……

南村大队比较富裕,村里除了少数的原住民,绝大部分是河南过来的移民,村里有很多汉子在曹川镇工厂上班,虽然一个月只挣三十多块钱工资,在当地算是富裕人家了,因此南村大队比我们槐下大队的经济状况要好很多。

南村大队有六个生产小队,有四个知青点儿,共有知青七八十人。因为和我们不是一个学校,他们都是北京民族学院附属中学的知青,全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和我们的生活习俗大不相同,所以平时很少与他们来往。

未完待续

大 可 2018年元月26日

选自作者原创《……云》第四章。

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大可原创《知青小说-1970年的夏天》8​​图片来自网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