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风雨之伤人奈何……寒湿之伤人奈何……阴之生实奈何……阴之生虚奈何……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不明原因的发热,诊治思路回归《内经》有大收获!

此节原文告诉我们:

①本篇之“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与《内经》其他篇论之“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病机有很大的区别,不可混淆。

②此处“阳”指“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的外感邪,“阴”指“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内伤邪。“外”“内”分别指外感病证和内伤病证。

③此处“阴虚”“阴盛”分别是指属阴的内伤之邪所致之“虚”“实”病机,“阳盛”“阳虚”分别是指属阳的外感之邪所致之“虚”“实”。故此“阴虚”“阴盛”“阳盛”“阳虚”绝非后者所言的“阴精”或“阳气”之“虚”“实”,而是对内伤邪气和外感邪气进行的阴阳属性归类。

④“形气”是指“脾气”。因为该篇发端即分别用神、气、血、形、志标记心、肺、肝、脾、肾。

⑤劳倦伤脾,脾气不足不能升清、运化水谷精气,一则致使营养全身的精气衰少,二则精气滞碍体内而发热,三则水湿也得不到转运,故而出现胃纳欠佳、舌苔白腻等湿浊内停之候。

临床所见的许多不明原因发热即为“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的具体体现。此段经文是李杲创立“甘温除热法”的依据,李氏认为此处发热是脾虚不能升清而致虚火下流之故,并据此创制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方中柴胡、升麻分别能升肝胆之阳和脾胃之阳。

据上所论,如能认真结合临床实践学习《内经》,中医临床思维可以得到不断的启迪和提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