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爷爷,看镜头,笑一下……”随着“咔嚓”一声,一张证件照就拍好了。上门为留守老人拍照,这是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系统“最多跑一次”便民工作的内容。

  随着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为解决留守老人的服务问题,景宁公安系统组织了由青年党员民警组成的“青春助跑团”,主动上门为村村寨寨的老人们办理各类业务。

  ▲“青春助跑团”民警为畲乡老人拍摄"最美证件照"。浙江在线/图

  13项户籍类事项5分钟内办好,22项牌证照10分钟内办好,100项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工商、房产、税务等所有与群众和企业息息相关的领域,“最多跑一次”全面开花,带给景宁群众“猝不及防”的幸福感。

  “居然变得这么省时省钱!”仅用十几分钟就办完了房屋过户的所有手续,景宁市民梅水英有些不敢相信,“以前房屋评估最少交4000多元,现在不到3分钟、不收一分钱,全办好了。”

  梅水英获得的便利,源于景宁房产纳税基价系统的建立。全县2.1万多套住宅纳入这一系统,依靠电脑和中介公司最多5分钟就完成评估和缴税。“老百姓再也不用为花几千元评估费、缺一份材料跑好几趟。”景宁行政审批中心主任徐文权说,这项不动产登记的“零收费一窗办结”在浙江省乃属首创,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办事群众节省1000多万元。此外,景宁还在丽水市首创个体工商户免填表、免照片、免登报的“三免登记”。

  地处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景宁虽然人少经济总量小,但在推动改革方面却不落人后。为了落户浙江省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景宁亮出了“三跑三不跑”创新举措:让快递跑,不让群众跑;让干部跑,不让群众跑;让数据(网络)跑,不让群众跑。在789项政府办事事项中,“一次办结” 765项,占比达97%。

  让政府和干部“多跑”,跑出了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跑出了和谐。“梧桐茂兮,凤凰来栖。”环境的优化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景宁。2017年,景宁引进浙商资金16.95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撑。

  景宁改革创新的勇气何来,动力何来?景宁人不会忘记,2005年习近平同志第二次到景宁视察,指出“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针对制约发展的障碍,景宁人拿起了改革利剑,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

  2018年1月,景宁 “政银保”3.0版推出:未来3年,景宁县政府将整合4000万元,继续为低收入农户和农村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和保险费用。而此时,鹤溪街道浮丘村的老徐正在自家菇棚里忙活。作为前两轮“政银保”项目的受益者,老徐在2014年贷款2万元盖起了菇棚,2017年又贷款5万元扩大了生产。这会儿,他心里很踏实: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再贷款,不差钱。

  “政银保”是景宁金融扶贫的首创之举。2011年,景宁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欠发达县,获得3年6亿元特扶资金。“2011年低收入农户16362户,当年获得特扶资金1300万元。如果简单平摊,人均补助仅数百元,很难产生持续效益。”景宁县副县长毛华庆介绍,而“政银保”则整合了各方面资源。“政”指政府贴息(利息和保费),“银”指银行低利率发放小额贷款,“保”指保险公司承保,通过严格筛选扶持对象和贷款发放流程,扶持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项目。

  养了18年鸭的董师兴,因一场禽流感被打回低收入农户行列。2014年,在10万元“政银保”小额贴息贷款帮助下,他东山再起,如今鸭场存栏数达5000只以上。在橙照乡封金山景区,天微亮,村民雷海伟就上山采摘鲜嫩的高山菜,准备迎接上海来的游客。通过“政银保”,雷海伟贷款5万元办起了农家乐,生意越做越好。

  “‘政银保’既解决了低收入群体‘贷不到’的困难,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又降低了金融投向山区的风险,解决了银行‘不想贷’的问题。”景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陈小玲说。

  政府得口碑,群众得实惠,金融机构得收益。至2017年末,“政银保”项目已覆盖低收入农户4.7万余人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4.76亿元,扶贫资金效益放大了近15倍。“输血”变“造血”,激活了景宁农村创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的“景宁模式”也呼之欲出。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水滴穿石、绳锯木断,景宁人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干劲,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改革长跑——

  ▲景宁渤海镇梅坑村的花海公厕。浙江新闻客户端/图

  “引进来”,壮大总部经济。通过“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再通过建设丽景民族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平台,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落户,形成“资源消耗最小化、利益集聚最大化”的新经济模式。

  “走出去”,跳出景宁谋发展。鼓励景宁人赴全国各地创业,做大做强小水电、小超市、小宾馆“三小”产业,实施“畲乡经理”人才品牌战略,10年累计培训25万人次,在县外成立了17个景宁商会。

  生态资源资本化改革。通过探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林木资源。截至2017年末,通过林权抵押发放贷款169.7亿元,惠及林农2万余户,推进了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全国首创农村渡运公交化。解决了沿溪湖两岸4.2万群众的出行难题,使群众乘船进出像坐公交车一样方便,随时赶集、卖山货,打开了山民的致富之门。同时,游客也能进入渡口山村,欣赏自然之美。

  “厕所革命”。与畲族廊桥风格相呼应的廊桥厕所、呆萌的多肉植物公厕,花藤满墙的花海公厕……一座座个性鲜明、智能设计的主题厕所、景区厕所,为如厕这件民生小事增添了几分情趣。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景宁人仍在大步流星朝前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肖静芳

  监制/孙雅莉 统筹/周芳 制作/彭凤平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