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终前,将姬发托付给姜子牙,并让姬发拜其为相父,姬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目的地。为了西岐的安宁,除了姜子牙没有第二人能担此大任,所以必须要姬发对他尊敬有加。

大家好,我们的小童说星座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老王侃封神》第88期
文/老王讲事情
原创文章,侵权抄袭必究!请自重!
西伯侯姬昌在羑里大牢中苦苦地度过了七年的光阴,经伯邑考事件之后才得以释放艰难的归国。自此之后,西岐大臣们一致建议要姬昌自立为王,与朝歌井水不犯河水,姬昌经过反复考虑,为了西岐城中百姓的安居乐业,不受纣王驱使劳役,同意了众人的推举。
虽然在西岐拥兵自重,不接受纣王调遣,但姬昌心中认为自己只是纣王的臣子,天下还是殷商的,只想管理好自己的封地,其他一概不管。为了不受到纣王的骚扰,不远千里到渭水河边寻找姜子牙,拜他为相,共同保护西岐的安全。
姬昌请姜子牙的目的是要让西岐变得更加富强,而姜子牙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帮助姬昌管理好西岐这块小小的土地,他是要整个天下都归周。这点是姬昌想都不曾想过的。一个只想要西岐,另一个想要的却是整个天下。
直到攻打北伯侯崇侯虎之后,姬昌才算看出姜子牙的野心,但也没有办法,只能任其放手一搏。崇侯虎被俘,本来姬昌的意思是不杀的,毕竟同朝这么多年,也是有感情的,重要的是他俩的地位都是一方诸侯,一样的身份,却被姜子牙不顾姬昌的反对执意下令杀死。自崇侯虎死后,姬昌受到了过多的惊吓便一病不起,很快就病逝了。
临终前,将姬发托付给姜子牙,并让姬发拜其为相父,姬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目的地。其一,经过讨伐崇侯虎之事,姬昌看出姜子牙是想要打下整个天下,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为了西岐的安宁,除了姜子牙没有第二人能担此大任,所以必须要姬发对他尊敬有加。
其二,姬昌整个家族的安危。姜子牙非池中之物,心中已经自有定论,以姜子牙的能力,瓦解成汤基业也不无可能,让姬发拜其为相父,也是为了日后做安排,一旦攻破朝歌,姬发也好顺利登位。不过临终前还是希望西岐与朝歌有君臣之礼,能不打就不打,保护好西岐就是他最大的心愿,武王也一直秉承这个思想。
因为姜子牙与申公豹的不合,在申公豹的唆使下,为西岐引来了三十六路的兵伐,这下让西岐与朝歌结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恨。经过了最后一路洪锦讨伐之后,姜子牙决定与三月十五这天金台拜将,正式进攻朝歌。
为此,武王姬发犯了难,他内心也抵触东征的。原文中曾经与姜子牙说过这样一段话:
王曰:“相父此表,虽说纣王无道,为天下共弃,理当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遗言:‘切不可以臣伐君。’今日之事,天下后世以孤为口实。况孤有辜先王之言,谓之不孝。纵纣王无道,君也。孤若伐之,谓之不忠。孤与相父共守臣节,以俟纣王改过迁善,不亦善乎。”
站在武王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无非是成了不忠不孝之人,对君不忠,对父不孝。认为再给纣王一次机会,希望他以后能够悔悟,改过自新,为国为民。这就是姬发不希望东征伐纣的直接原因。
那姜子牙却要一定要伐纣,不顾姬发的反对一意孤行,这到底是为何?难道姜子牙是真的有私心吗?他们两人的两种不同意见到底谁对谁错?
首先从姬发的想法来看,也不无全错,只是他的圈子太小,君臣之道太重,只想要维护保护好他西岐这片国土就行了。再者迫于舆论的压力,传统的思想,一度认为伐纣就是篡位,大逆不道。这点也是有证据可寻的,当初殷郊受犁锄的时候,姬发曾经见过他,并跪拜殷郊。请求姜子牙放了殷郊,毕竟他是一国储君,不可闹翻。姜子牙没有听取姬发的意见,直接处死。这其实也将他逼上了绝路,已经无路可退。饶是如此,东征之事,姬发开始还是不赞成的。
再看姜子牙,他对这件事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吗?答案自然不是的。私心肯定是有的。封神榜就是他唯一的私心,姜子牙下山助周伐纣,目的有二,其一,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这是天意,上天已经注定好的 。这个倒是顺理成章。其二,就是其私心所在,利用殷商与西周之战,借用两边的战场来完成元始天尊交给他的任务,封神。
纵观全书,主题宗旨就是再讲姜子牙封神之事,殷商之战成为了所需背景,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姜子牙也会完成封神榜的任务,就算纣王悔过,他此时也不可能放弃伐纣,因为 一旦停止了伐纣,那他的封神榜就很难凑集人数,任务也就会完不成,没了战争,怎么挑起阐截两教之争?
姬昌和姬发虽然都是大贤之人,但毕竟不是修仙炼道的,许多事情都不知道,特别是姬发自始至终都没有和纣王打过交道,对他一点不了解,想要他悔过自新,只要苏妲己在,那这件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变化。周室当兴乃是天意,这些姜子牙知道,而姬发可不知道其中玄妙所在。
就当时背景而言,姬昌和姬发的想法确实有点像井底之蛙,他们心想的只有西岐百姓,和君臣礼节,全然没有顾及到天下百姓的安危,他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感受。这点确实 有点不妥。
所以说,从客观点角度来看,姜子牙的做法无非更稳妥一些。虽然说有为了必须完成封神任务,但是就大局而言,利还是大于害的。天下百姓希望得到什么?不就是图一个安居乐业吗?免受暴政的虐待吗?而姜子牙所做的一切正是帮助那些贫苦百姓圆了他们的梦而已。
如果说真要论个谁对谁错,我觉得就大局而言,姜子牙的做法是正确的,武王本来就是仁义之师,以后必将善待天下子民,能够安居乐业。这点 他也确实做到了,不然哪有八百年西周之基业。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