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房了嘛?”

​这个对于在某个城市打拼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应该时常被人问到吧?

每个人都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费尽千辛万苦​、可能背负30年贷款买下房子的你,可曾想过,自己真正想要拥有的,难道只是房子本身?

那灰色的水泥壳子,并不是家!

温暖的阳光洒向光洁的地板、松软的沙发旁,盆栽吐露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早餐的香气……这才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内心深处渴望的家吧?

人可以没有房,却不能没有家。

好好住的地方就是家。

设计师能绘制楼栋、规划房型;设计装修、配置家居;甚至缝制窗帘布艺等……但唯有一件事情,Ta永远做不到,那就是替你,居住其中。

完全相同的两套房子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居住状态,即使一模一样的户型、一模一样的精装修,只要住进去的人不同,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家的模样。

设计师,只能提供半成品的“住宅”。

居住者,才能搭建独一无二的“家”。设计师的微末之心,又怎及你那颗真正爱家的心。

“改善型居住”

看到这几个字,80%的人脑海中都会立刻联想到“更大的房子”

更大,就会更好?

有位朋友一语击中的说“面积大了,不知道为什么,人的活动空间一点都没变大,家还是那么乱?”

改善型居住,除了社区、房屋面积、房间数量、套房卫生间等硬件条件升级之外,同样需要提升的是居于其中的人的“住商”。

如同情商、财商一样,“住商”就是你和住宅的相处之道,它的高低决定你的真实居住水准。它与房子的大小、新旧、租买、贵贱都无关,只与住在其中的人息息相关。

与其烦恼买不起大房子考虑改善型居住,不如好好提升自己内在的“住商”。

这样,即使不换房,你和家人也可以享受真正的改善型居住。从改善自己对待家的态度开始。

“你有什么居住烦恼?”

“家里东西太多放不下!”

“储物空间永远不够!”

“房子太小不够住!”

一切似乎都可以买买买---除了房子。

家中的“人”和“物”共存于一个屋檐之下,如果管理不好“物”,“人”的生活空间就会被挤压。本来是给人居住的房子,却变成了储物的仓库,岂不是本末倒置?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收纳”。

收纳是管理好小房子的大智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