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尘封书籍海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新中国开国将领中,被称猛将的也就是许大将军和彭老总两位,被称是福将的唯有朱总司令一人,论排兵布阵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也有两位,他们是粟总和林帅。同是智将,都是惯使用计谋打战,那么如果将他们两人的能力作一次比较,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呢?谁更会打战?在民间的传言中,粟林二人都有各自优于常人的才干,是很难用数字来进行量化,但他们两人曾经都对对方的才能作出过评价,从这些评价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他们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已经解放,唯有对岸仍然被溃逃的国军掌握,因为这个省与大陆隔海相望,距离大陆比较远,解放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个任务极其艰巨,国家最高领导人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把此任务交给粟总去完成,在接受任务时,曾经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准备参战的部队有第三野战军以及其他野战部队,而且还关联到了东南亚和太平洋的诸多问题,粟总在报告中非常诚恳地提议林帅为总指挥,自己则配合协助。
这个提议虽然最后没有被采纳,但由此可见粟总是一位心胸非常开阔的大将之才,他的提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非是虚伪的推荐,在他的心中,他认为林帅的战略眼光,指挥才能,打战技能都是胜于自己,而最重要的也可能是他认为林帅的军中威望也高于自己。而林帅呢,他打战的确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他的智勇和才能也的确少有人能够超越,也许他自视很高,在军中他很少夸过谁打战的能力,唯独对粟总很破例,他不仅多次夸过粟总的打战水平,还由衷地对他赞美过,“他打战很会洞察先机,打的都是神仙战。”
由此可见,粟林二人相互都非常的欣赏和尊敬,由于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思路和见解也有不同,种种原因也使他们的指挥风格迥异,但他们唯一很相同的特点,就是都喜欢用脑子打战,林帅喜打伏击战,粟总善打运动战,在很多战役中,他们都把伏击和运动战发挥得淋漓尽致,叹为观止。一个善于打战的将军一人就胜过千军万马,宋朝良将岳飞,在朱仙镇一战中,运兵如神,仅八百精兵就破了十万金兵。所以说,兵力的多少不一定就是胜利的保证,而智谋却能决定成败。
我们先来说说粟总,1927年粟总参加南昌起义后,部队在三河坝分兵,主力直奔潮汕,朱总司令则率另一部分兵力留守在当地,这就是著名的“800火种”,而粟总正是火种之一,后来部队进入井冈山。由于革命需要,粟总在长征时留在了南方,组织游击战争,由于没有经历长征,他在部队的资历也就缺少了浓重的一笔,他身上的光芒,也就很当然地没有林帅那么的耀眼夺目了。
粟总在革命早期,才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军中也没有那么的令人瞩目。直到抗战爆发时期,粟总的超人智慧和指挥才能才崭露头角,韦岗首战日军,斩获颇多,处女战的胜利,意义重大,大大地激发了全民抗战的决心。车桥再战,我军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掏心战术,歼敌近千,并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虽然这两次战役规模不大,但却让粟总声名远播。在后来的黄桥决战中,粟总的指挥才能近乎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将风格尽显无疑,“算得精,打得准,冲得猛,胆大心细,敢打险战。”这是林帅对他的高度评价。
抗战胜利后,进入了解放战争,在战争初期,我军的战略部署,是江南地区进行防御,沿江以北地区实施进攻发展,当时,苏中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的处境,非常的不容乐观,中原地区的形势极为严峻,蒋军预想对我解放区实施包围瓦解,中原军区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被迫千里奔袭突围。此时,粟总在苏中解放区也被蒋军兵分几路围堵攻击,在险境中,他发挥了作战指挥的最高水准,遇险不屈,迎刃而上,七战七捷,打出了我军的军威,从此他更是声名远播,一鸣惊人。
最精彩的莫过于粟总指挥的运动战,在蒋军重点进攻时间,为了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敌人,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进行了合并,整编成了华东野战军,兵力达到了27万人。在这两支野战部队的磨合时期,粟总指挥在宿北、鲁南、莱芜三个地区,相继打出了三个非常精彩的运动战,蒋军薛岳、顾祝同等人被他打得颜面扫地,狼狈不堪,这是粟总真正成为中国第一大将,迈开的第一步,华野在他的带领下,也逐步发展壮大。
粟总打战喜欢兵行险着,火中取栗,这无疑也增加了危险系数,稍有不慎,兵败时造成的伤亡极大,这点也许是他在指挥中的硬伤,在南麻、临朐、土山集、上海月浦的战斗中,粟总在战术层面不够重视,冒险攻坚,强攻硬攻,忽视了敌军的超强战斗力,导致了部队受挫出现重大伤亡。当然,打了几次败战并不能否定他的军事才能,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百战百胜的将军,粟总是人不是神。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典型的战役之一,此战役是对蒋军实施战略性进攻的大型战役,战争样式也是多元复杂化,主攻是由粟总指挥的华野,作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他提议歼敌于长江以北的战略决策,我军要占据主动决战权。果不其然,这一战我军抢占了先机,碾庄围歼吃掉了黄百韬,将邱清泉,李弥部队挡在徐东无法迂回,接着分兵两路,双堆集痛打黄维,南线直接威胁李延年与刘汝明,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将杜聿明围在了陈官庄,歼敌40多万人,粟总此次指挥格局很大,实为战史罕见。
相比粟总,林帅却要谨慎了很多,他没有像粟总那样的放开手脚,大刀阔斧,这与林帅长期在中央红军的经历有关,林帅身担保护中央核心机关的重要任务,处处都要以核心的安全为重,理所当然地不敢冒大险求胜,因为如此,就更加彰显出林帅超凡脱俗的指挥水准。林帅对每一次战斗或者战役,都必须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再谨慎,他从来都不打无把握之战。他的战术是险中求稳,机敏灵活,就像下象棋一样,他必须要把后三步棋都布置好了,才会出击,林帅最擅长的是打伏击战和围歼战。
在红军时期,出于某些外在因素,林帅继朱老总之后,便统领了红一军团,这个军团在红军中可不简单,它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一主力,曾立下无数赫赫战功,更是战果辉煌,在红军指挥员当中,红三军团的彭老总是有名的心高气傲火爆性子,但他到了红一军团,也得将性子收敛起来,喊他们一声“大哥”,由此可见,当时的林帅身份地位有多高。当时的林帅与彭老总关系十分亲密,两人经常配合作战,也打了很多大胜战,他们俩配合得非常默契,一方掩护一方策应,互相兼顾着保护中央机关顺利地完成了长征。
众所周知,长征是红军最艰难的一个过渡时期,除了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更有沿途无数的艰难险阻,红一军团在此时期是先锋部队,很多重大任务都是要他们去完成,冒险抢渡湘江,四次强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攻打腊子口等等,创下了令世界瞩目的众多经典战例,完成了无数本该难以完成的任务,这些难以置信的奇迹,皆因是林帅的指挥若定,以及天才的指挥水平。
林帅喜打伏击战,抗战时期的平型关伏击,正是他的最杰出之作,此战中,他的指挥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仅用3个团的兵力巧妙部署,火力布置更是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人说林帅能看透后三步棋局,这话言不为过,老爷庙制高点是全局的关键,因此林帅给李天佑下了死命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拿下,副团长杨勇从没有见过林帅如此看重一次争夺战,知道这将是一场死战,于是亲自带队上阵杀敌,战至最后,以最残酷的肉搏战夺取了阵地,从而保证了全局的胜利。
林帅是名副其实的智将,他的大将之风甚至连敌人也佩服有加,在他的指挥生涯中,创造了很多经典,三大典型的战役,他指挥打了两个,国军最精锐部队,老蒋最得意的新一军,新六军以及桂系的钢七军,无不都是夭折于林帅指挥的四野。塔山阻击战,是林帅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兵行险着,当时四纵多处阵地失守,剩余战士已经是在苦苦支撑,艰苦异常,而华北傅作义兵团即将与锦州的兵力形成合围夹击的局势,一旦合围成功,四纵必将全军覆没,情况对我军非常的不利。
这要换着其他指挥官,绝对的会沉不住气了,而林帅却始终不为所动,这也是他睿智的特点,他命令一纵总预备队仍然按兵不动,待机出击。反而斥令程子华: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还在。四纵在林帅的要求下,提出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有力口号,经过了6天6夜的血战,四纵以伤亡3000的代价,毙敌7000余人稳稳地守住了塔山,保障了我主力部队攻克锦州的最终胜利。林帅带过的部队,有很多都是在这样的磨炼中,成为了我军的精锐,解放战争中,林帅的指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粟总是运动战专家,林帅是伏击战大师,他们的指挥都各有特点,很难相互作一个比较,但在我军的战史中,他们都是青史留名的智将,而他们领导的两大野战军,更是在战争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篇章。历史是杆秤,功过自有后人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