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80年代量产服役的幻影-2000C型战斗机上装备的还是法国斯奈克玛公司的M53单轴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结构简单,可靠性不错,但问题是其推力严重不足,这导致早期的幻影-2000C型战斗机仅有0.7的推重比,而当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II型战斗机已经达到了约0.94的推重比,即使是担任对海攻击任务的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也有0.85~0.9的推重比。由于产量少,销路少,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在空战性能方面不及F-16,但是在当时的售价却是F-16战斗机的1.5倍。

法国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即使在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大背景下,法国虽然是北约成员国之一,但是却并没有完全唯美国马首是瞻,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走出了一条颇有特色的法兰西之路。而作为法国第四代战斗机骄傲的幻影2000战斗机,在1980年代也曾经很有希望进入我国空军,然而最终却因为法国人自己的自作聪明,不但断送了幻影2000战斗机的大好前景,还一度让中法关系陷入低谷。
(幻影2000战斗机一度是法国航空工业的骄傲,也是冷战时期能够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先进战斗机)
幻影-2000战斗机是法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制造公司——达索公司在1970年代研制的一款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该机于1978年首飞,1983年正式加入法国空军服役,即使在如今阵风战斗机已经大量列装的情况下,法军依然保留着部分幻影2000战斗机,并且在2013年的利比亚战争以及当前的马里内战中,法军都大量使用幻影2000战斗机执行多种作战任务,足见该机性能确实优越。
(幻影2000战斗机结构简单,性能也不错,所以除了法国空军外,还出口到包括我国台省在内的7个国家和地区,是仅次于美苏战斗机的出口大户)
幻影-2000战斗机继承了法国幻影战斗机家族气动布局的一贯特点,采用了大三角翼、下单翼无尾布局。这种飞机布局可以有效扩大飞机机翼面积,降低翼面载荷,同时三角翼的后掠角可以设计得很大,所以幻影家族的战斗机都具备优越的超音速作战性能,战术上类似于"截击机",可以快速出动、快速打击、然后快速撤离,这种特性非常适合当时中国空军的需要。因为当时我国和北方的苏联处于武装对峙状态,一旦苏军真的越过边境对我国发动军事打击,那么我国空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起飞迎敌,并且尽可能地把苏联空军的轰炸机消灭在国境线附近,尽可能地阻止苏军轰炸机对我方纵深目标实施空袭,这就需要能够快打快收的截击机。当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和歼-8II两款战斗机也采用了大三角翼布局,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快速拦截作战的需求,所以从战术角度上说,幻影-2000确实有符合我国空军需求的地方。
(当年我国空军对于幻影2000战斗机还是非常关注的,图为我国空军试飞员在法国试飞幻影2000战斗机)
不仅仅是飞机性能卓越,和当时我国国产的歼-7、歼-8等战斗机相比,幻影-2000战斗机真正的优势体现在其完善先进的综合航电技术方面。在航电和飞控方面,法国一直有其独特的一套,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是西方战斗机中率先实现自动化起降的一款先进战斗机,而且配套法国当时的机载雷达和火控计算机,幻影2000可以实现超视距拦截攻击,这不但是当年歼-8II战斗机所不具备的,也是F-16等美式战斗机所不具备的。
(由于采用了大三角翼+有尾布局,同时使用2台WP-13B型发动机,所以歼-8II型战斗机的格斗性能反而优于幻影2000,特别是歼-8战斗机的推重比要明显高于早期的幻影战斗机,而一直到幻影2000-5型战斗机,都和歼-8在推比上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幻影-2000最终也和F-16、鹞式战斗机一样,并未进入中国空军服役,而它被淘汰出局的原因却并非只是因为价格。和美英两国相比,法国在飞机的航电技术方面虽然有独到之处,但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一直存在问题。在1980年代量产服役的幻影-2000C型战斗机上装备的还是法国斯奈克玛公司的M53单轴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结构简单,可靠性不错,但问题是其推力严重不足,这导致早期的幻影-2000C型战斗机仅有0.7的推重比,而当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II型战斗机已经达到了约0.94的推重比,即使是担任对海攻击任务的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也有0.85~0.9的推重比。
由于发动机推重比较低,因此幻影-2000战斗机的盘旋性能很差,再加上无尾大三角翼布局,在进行机动飞行时,飞行阻力较大,又没有大推力发动机弥补能量损失,所以幻影-2000战斗机的格斗性能明显不及F-16战斗机,甚至也不及我国自产的歼-8II战斗机,这是该机最终无缘中国空军的根本原因。
(推重比小、油耗高的法国斯奈克玛M53发动机是西方第四代战斗机所用发动机中"最烂"的一款)
其次,法国人莫名其妙的自傲也是断送幻影2000战斗机前途的重要原因。在当时法国政府在和我国政府谈判出售幻影2000战斗机的同时,居然天真的把我国内-政当作对华施压的手段。当时法国政府公开表示,如果大陆确认不采购幻影2000战斗机,那么法国将会考虑向海峡对岸的第一大岛出售幻影2000战斗机。而内-政一直是我国最核心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是中国对外关系的"红线",法国却无知地认为自己可以挑战中国的底线,而最终法国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中法关系严重倒退这一代价,在1990年代中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法国公司却无缘大陆的诸多建设项目,法国政府为了贪一时的小利,丢失了一个超过世界五分之一消费量的巨大市场,如今法国航空工业逐步凋零,其最新的阵风战斗机出口业绩极为惨淡,似乎也证明了法国的衰败。
(除了法国空军订购了300多架以外,幻影2000总共出口了300多架,其总产量为600余架,和4600多架产量的F-16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即使是鹞式战斗机,算上AV-8B这个美国弟,其产量也远超过1000架,所以法国武器的"贵"也是没有办法,谁让你产量小呢)
最后,不得不说,我国老祖宗那句"薄利多销"确实是商业贸易方面的金科玉律。由于产量少,销路少,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在空战性能方面不及F-16,但是在当时的售价却是F-16战斗机的1.5倍!而且,一旦当时我国采购了幻影2000战斗机,那将不仅仅是采购一架战斗机,同时还需要引进该机的全套后勤保障系统,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钱。
(印度幻影2000)
这一点只要参考印度采购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就可以略知一二:印度采购的法国阵风战斗机只有36架,但是花费资金却高达78亿欧元!而当年的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的报价就超过了2000万美元,而且还不含后期的技术维护升级改造的费用。正是由于法国战斗机生产和出口的数量少,因此其高昂的研发成本导致其单价普遍偏高,再加上政治和飞机本身技术的问题,中国放弃幻影2000战斗机也就是必然了。
(如今的中国空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而法国的航空工业则正在慢慢凋零)
在中国相继放弃了F-16、鹞式、幻影-2000这三种当时西方的先进战斗机后,中苏关系得到极大缓和,随后中国和苏联签署了批量进口苏-27SK型战斗机的合同,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原本就是师承苏联,所以和苏式规范接口,其技术难度远小于和西方对接,而当时苏-27作为双发重型空优战斗机,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但是总体来看该机是足以和当时美军F-15抗衡的重型双发战斗机,其技术潜力和综合作战效能要远远大于F-16、鹞式、幻影2000这三种单发的轻型战斗机。同时再加上苏联解体后,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逐步紧张,西方先进战斗机最终并未能进入我国空军,而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空军,则依靠国内的科研、产业等基础力量,最终走出了一条我们自己的航空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