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几年的钢贸行市至今还心有余悸,钢贸兄弟这两年日子虽然好过点了,心里还是有些恐慌。

对未来的恐慌,保不齐什么时候政策与市场会对自己放空,随中兴一样,因中美贸易摩擦而将未来的市场扼杀在摇篮里。常谈的危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受用的,而作为已经历过“钢铁严冬”的我们更应具备未雨绸缪的意识。

今年对于我们来说算是关键的一年,承上启下,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又面临着更多新的不确定因素。

很多钢贸企业在行情下行时期实行薄利多销,零库存经营策略,只能赚取些微利。2017年在高线、螺纹纲市场行情一路高哥猛进时候,一些传统经营型钢贸企业因“库存短缺、资金不足、预测不准”原因,也没有很好的收获。

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在润驰看来于未来市场是行不通的,要趁在有利的条件下,迅速调整好姿势,转型升级,为今后做大做强做准备。

2018年钢价走势不会跳水,有市场利好因素在支撑。

一是政策,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政策还会一如既往的持续推进。

二是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也会提高,增强了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三是在2020年之前,包括国家重大工程、棚户区改造、房地产政策提振,基建、工程机械、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将持续稳定,有利于稳定下游行业总体用钢需求。

从政策、行业、市场几个方面都为我们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如何在不“伤筋动骨”前提下做出适于市场的升级方案,哪些方面可以着手进行操作,5种实用方法给你助力!

1

开拓高端制造业用钢市场

大型钢贸企业可以采取集钢材加工、物流配送、融资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以代理为载体,开拓终端市场。

高端制造业所用的钢材涉及品种规格多而复杂,用户所需要的钢材很难在一家钢厂配全,需要向多家钢厂订货,经营成本会增加。

而这类高端需求今后只会是有增无减,如果能在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增加高端钢材的品类,增加钢材品种、规格齐全的优势,能够嫁接新市场。

2

借鉴“立邦刷新”式服务模式

不再停留在只卖产品的经营方式上,逐步加大卖服务的比重来突出优势。

有渠道优势的企业,应进一步利用渠道的优势,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满足终端需求。

比如派出懂技术、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长驻工程施工现场,按照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节点,将所需的钢材配送到工地,或者直接将钢材从钢厂发往施工现场,做到“无缝对接” 来降低用户的采购成本。

3

牵手钢铁电商,多条腿走路

以合作的心态,主动牵手钢铁电商,渠道拓展方面,可以借助钢铁电商平台,发展现款现货的业务,发展小微客户,学会接纳与整合新事物。

资金方面,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开辟新的融资渠道,通过线上交易量,应收账款等进行供应链融资;或是通过行业协会等机构与银行建立互信机制,争取在区域范围内树立信任并获取支持。

4

从 “单打独斗” 走向 “抱团取暖”

我们要从“单打独斗” 走向 “抱团取暖”,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小、散、弱、集中度低的现状不利于行业发展,“单打独斗”式经营也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时下,已有一些钢贸公司在进行联盟,在“共整合、共进退”机制下,抱团集中组建联盟体,提高钢贸企业与钢厂的议价能力,取得利于我方定价的话语权。

唐山润驰建议,在大环境趋稳的条件下,可稳步实施转型升级规划。

结合自身优势,在自己经营多年的钢贸阵地上,进行经营理念、营销模式创新,在经营结构上实施转型,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务实为先,不片面追求规模经营,将新的“增长点”挖准吃透,以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规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