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纸是一种极脆弱的材质,存在硬度小,遇水易烂、易破裂等特点,也即纸怎么看都不像能做窗户的。但是,在古代历史上,大部分窗户都是纸糊的。对于这些纸糊的窗户,很容易被戳破,也即古语所云“捅破窗户纸”。那么,问题来了,根据纸的特征来看,它并不适合做需要具备防风、防水功能的窗户,特别是雨雪天气下,纸糊的窗户是如何遮风挡雨的呢?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造纸术的发明是在汉朝,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纸张还是只有少数人采用的起,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才大规模被使用,寻常百姓也能用得上纸张了,此后,由于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种韧皮纸专门用于糊窗。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其实在古代,一开始是没有窗户的,后来才出于通风采光等需求,从而开凿出了窗户。

对于窗户的材质,从兽皮发展到纱窗、锦窗、丝窗。

最后直到唐朝造纸技术成熟后,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障,纸张才开始大规模应用,并由单纯的作为书写纸张慢慢地扩散到其它行业,其中就包括纸张窗户!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同时,对于古代历史上的窗户,窗户往往会内陷很深,留有不小的窗台。通过这一设计,雨水显然不会轻易地冲刷到窗户纸。当然,仅仅通过内陷的窗户造型,也无法彻底避免雨雪的冲刷。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油纸

为此,古代的窗纸一般都是用油浸过,《唐宋白孔六帖》里记载:“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针对油浸过的纸张,不仅不怕水,而且可以增加窗户的明亮度。油纸是用较韧的原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的一种加工纸,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且吸水性好,不反光,也不怎么打滑。油纸不仅用作窗户纸,还被做成油纸伞。就油纸伞来说,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纸窗最有优势的一个地方,就是纸大规模量产后,纸的价格最便宜,寻常百姓都可以负担得起,而且纸窗在功能上也不逊色与传统的纱窗、锦窗、丝窗。

在纸张量产的唐宋时代,就有专门再生产纸窗的工坊,常常会大量生产一种韧性极强不易破裂的韧皮纸专门用于糊窗,而且还会根据需求生产能防水、比一般纸窗硬度更强、透光更好的油纸窗。

唐宋时期文人还多用韧皮纸书写,这种纸比较厚密,双面写字,拟稿之后的废纸,其主要用途就是糊窗或者糊墙了。北宋王安石有《纸暖阁》:“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说的是他用已经写过字的楚地谷皮纸和吴越藤纸糊窗子的事情。除了比较厚实的文书废纸,防水纸也很适合做窗户纸。《唐宋白孔六帖》里记载:“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油纸。窗户纸容易破损,选用油纸不但可以防雨雪湿破,而且还能增加透光度。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所以在古代,只要不遇上暴雨台风,一般的纸窗就够用,更何况还有比它更好的油纸窗。

虽说油纸能够挡住恶劣天气,却挡不住别有用心的坏人。因此到了宋朝,有钱人家用的是明瓦来做窗户,提高了安全性.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明瓦不是瓦。明瓦是用蚌壳打磨成带有四个圆角的方形薄片。蚌,江南水乡所盛产。可是蚌的两片壳都是弧形的,明瓦面积虽然小如豆腐干,制作出来却平整如砧,不知为何?也许原材料根本不是淡水蚌,而是海洋贝类。

看电视剧一直有疑问:古人用的窗户都是纸糊的,下雨潮湿不破么?

明瓦最早出现于宋代,在旧时江南很普及,用量也大,制作明瓦于是成为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南京就有条街叫明瓦廊,明代时期工匠按行业聚居,这条街集中了生产、销售明瓦的手工业者,故得名。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明瓦行业还组织了联合会,称“明瓦公所”。到了晚清,大量平板玻璃涌现,成为明瓦的终结者。明瓦行业自此没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