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那个正在巡山的老人正是这片林坡的主人,他已经为这片茂密的森林守护了26载。

老人今年已经62岁,26前他响应企业改制从国有企业裸退,选择到大山深处的家乡从事义务植树造林,眼前的这片茂密的森林,在26年前还是一座荒山,由于上世纪60年代大炼钢铁,山上原有的树木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原有是绿色屏障变成了黄沙满天飞的土山。

老人说,整座山坡当时光秃秃的,一到秋冬季黄沙满天飞,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从国有企业退下来以后,就返回家乡开始一个人义务植树,改变过去恶劣环境,寻找最初的乡愁。

老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26年,26年来他不知不觉从一个年轻人变为一个玩世不恭的老头,他说,这一路走来非常的艰难,为保证每一棵栽种的树木都能成活,他就用肩挑背扛为小树苗浇水灌溉,时间久了,两个肩膀都被磨出了一个个大血泡。到了春夏还要上山巡山查看树木的病虫害,冬天的时候,每天都要上山巡山,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可谓是无比的辛苦和劳累。老伴儿,也时常劝他让他干点正经事,不要再上山去了。

可是老人是个牛脾气,只要认准了的事,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放弃。就这样在众乡亲不理解中,老人更加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仅要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更扩大了造林面积,老人说,粗略估算,这26年中栽种的所有树木加起来有近20万棵。

我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成片成片的参天大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里面有松树,白桦树椴树等许多尚且叫不出名字的树,每年夏季大山里非常的凉爽,吸引力周边市民前来旅游观光,附近的村民也由此搞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慢慢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让人很难想象眼前这一幕幕的绿色屏障却是人工种植的。

26年来,老人为义务造林花费了近200多万元,甚至在除夕夜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把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义务造林上,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如今,眼前这一片片的森林,俨然不再是26年前的荒山黄沙满天飞的景象,通过老人的义务植树造林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为生活在这里的子孙后代留住了青山绿水。

站在一旁的我下意识的问老人,如果再给您一次机会,还会选择义务造林吗?老人不假思索的说,会的。因为我从事的这个事情对我这辈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不是说拿什么金钱可以衡量的?

老人的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和厚道,他所从事的义务造林,不仅仅是为了寻找最初的乡愁,更是扎根农村26载,义务植树造林,用勤劳和汗水为当地百姓留住了绿水青山,后人将永远铭记老人的丰功伟绩。#扶贫达人在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