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外,突然接到老同学的电话。说是另一位老同学远道而来,要不要一起聚聚?然后,列出了这两天的大概行程安排。这家伙狡猾,具体问题没有说明。幸好,我有个间谍在高中群。了解了这两天的活动特别丰富,丰富得我是不会接受的。于是,找了理由拒绝。

  这些年,只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那是同学的孩子在我校读书,大家真的好久不见。而且,都是小学同学。其中,还有特别希望见到的某人。除此之外,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聚会一概缺席。这么不合群的家伙,让我再次想到了佛系青年。是的,我不混饭圈。

  之后,小间谍把群里的聊天记录打包过来。嗯,都很年轻啊。不过,应该都为人父、为人母的。我呆着,能够有什么话题呢?人家晒老公晒孩子,我总不能晒文字吧。一旦想到这个,我就快要笑得前俯后仰的。去他的,还要缴纳生育基金。专家同志,你应该上天的。

  嗯,那个约我的老同学也专门发来两张合照。一张,地点在我们读书的学校。一张,那是她们吃饭的情景。女同学,基本认得出来。男同学,我连名字都想不起来。过去这几十年的记忆,真的很少很少。我怀疑,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没心没肺?还是水过鸭背了?

  之后,她们男男女女的还去泡温泉。小间谍“打探”回来的,我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天,真要命。我除了那几个同事好友在一起,我是变态的疯子。在其他人面前,我选择的是安安静静。用眼睛观察,用脑袋分析。读书阶段,将近二十年都这样。沉默,我的代名词。

  其实,这篇应该写朱一龙的。但瞄了一下,今天不能再写娱乐了。所以,挪到凌晨再说。不知道,那班老同学会不会通宵聊天呢?年纪越来越大了,估计熬不了。岁月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也不会例外。青春的尾巴还有一点点影子,也罢。缘起缘灭,应作如是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