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俄罗斯在高超音速导弹、导弹防御系统、核潜艇等方面不断突破,已经形成了“转守为攻”的局面,而且现在的俄罗斯战术多样化,在应对不同形势时灵活多变,再也不是此前呆板的人海战术了。1945年4月,苏军以2个方面军的兵力对柏林发动了正面突袭,第一天,苏军共发射了180万发炮弹,投射量高达3.6万吨,此战苏军几乎投入了所有预备队,虽然在经过4天的战斗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但苏军在这场血战中却损失惨重,被击毁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高达 1653辆,阵亡士兵高达3万人,受伤21万人。

俄罗斯的士兵坚韧、强硬
一直以来,俄罗斯在我们的印象中就十分坚韧与强硬,他们不仅可以卧在严寒刺骨的雪地里,吞咽着参杂木屑的面包,还可以趴在全是淤泥的战壕里一动不动,他们早已做好了为祖国奉献的打算,然而此前,他们的战术却较为呆板,常常使用人海战术,造成无谓的伤亡。

1941年6月,德国开始入侵苏联,到9月,德军在基辅附近全歼苏军,为此苏联损失了近66万人,随后德军发起台风行动,开始攻打莫斯科,而此时的苏军损失已近200万兵力。在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了争夺村庄,用连续的正面进攻来替代深入敌后、侧翼迂回的大规模运动战,为此苏军损失惨重。

苏军战术呆板,导致人员伤亡严重
1945年4月,苏军以2个方面军的兵力对柏林发动了正面突袭,第一天,苏军共发射了180万发炮弹,投射量高达3.6万吨,此战苏军几乎投入了所有预备队,虽然在经过4天的战斗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但苏军在这场血战中却损失惨重,被击毁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高达 1653辆,阵亡士兵高达3万人,受伤21万人。

虽然此战以苏军胜利告终,但很多军事专家则认为,总体来讲,苏军在战术水平上表现不佳,与德军存在明显差距。比如,苏军进攻塞洛高地的作战就是完全错误的,毕竟当时进攻柏林的方式有很多,而苏军则选择正面硬碰硬,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让十余万士兵白白送死。

俄罗斯战术灵活多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最大的“继承者”,虽然经济方面仍旧低迷,但俄罗斯一改往日风气,在发展武器装备的同时,不断加强着士兵的训练,在战术训练上也更加高效。如今的时代更多的是对拼先进武器装备,但一个独特的战术仍能对整个战局起到决定性作用。
如今的俄罗斯在高超音速导弹、导弹防御系统、核潜艇等方面不断突破,已经形成了“转守为攻”的局面,而且现在的俄罗斯战术多样化,在应对不同形势时灵活多变,再也不是此前呆板的人海战术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