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国之后,一直乱忙,写了几篇柬埔寨之行的日志,唯独关于吴哥窟的日志拖拖拉拉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哎呀呀,再不写完就来不及啦。总不能今年出国都回来了,去年的日志还没有发表吧?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老板stiven,给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出国游机会。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篇日志太重要了。要好好整理照片,文字,还有心情。一时不知应该从哪里写起。想来想去,还是先从它的名字说起吧。

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被“吴哥窟”这个名字误导了。最初以为是类似于我们国家龙门石窟的宗教雕像场所呢,不知道这个地方中文为什么叫“吴哥窟”。然而,事实上所谓的“吴哥窟”却是由君王兴建,彰显君王为神祗转世的场所,而且,它是印度教建筑而非佛教建筑。

吴哥Angkor一词由来于梵语Nagara,意为都市。吴哥窟Angkor Wat则译为“如圣洁的城市一般的寺庙”。有着“寺院都市”美喻的吴哥窟(又称为“小吴哥”或“吴哥寺”)距大吴哥城33公里,它是吴哥遗迹群中最著名、最具有艺术性的遗迹,也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宗教崇拜建筑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将“吴哥考古保护区”(包括之前介绍的吴哥大城,吴哥周边及吴哥边远地区)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鼎鼎大名的历史遗迹并列为世界列为世界七大文化遗产,而非单单指吴哥窟(Angkor Wat)。

吴哥窟约建于1113--1150年间,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由苏利耶跋摩二世兴建。在12世纪时,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窟,所有的墙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那突出而对称的高塔是最典型的象征,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柬埔寨国旗上的国徽就是吴哥窟的图案。从而成为许多外国人对柬埔寨的第一印象。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七头蛇神那伽

桥西面两侧分别蹲立着一头神兽巨狮及矗立着巨大威严的七头蛇水神(称之为“那伽”),据说它可以给国家带来风调雨顺。七头蛇神在阳光下昂首而立,蛇头的形象近似眼镜蛇,但三角形的蛇头上还有角和冠,神似中国神话里的龙。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护城河

两边是宽190米的护城河,水源引自暹粒河。不只有防御功能,也是吴哥精密的水利工程之一。可用于干季蓄水和雨季泄洪。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引道与蛇栏杆

到达吴哥窟的时候,已经下午4点了。跨入护城河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长廊,回到了这个神秘的国度。

按照婆罗门的教义,东方是吉祥的方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光明和幸福。所以吴哥建筑群中的诸多著名建筑都是如此。但吴哥窟却是一反常规,坐东朝西,大门朝西!

绝无仅有的大门朝向引起了很多猜测,其中包括:一、吴哥窟是当时的国王为自己兴建的灵寝;二、吴哥窟主奉毗湿奴,而毗湿奴是主掌西方之神;三、吴哥窟的东侧紧邻暹粒河,腹地太小,若大门朝东势必无法建造成目前所见的方正而又具有气势的规模等等。至今尚无任何充分证据证明其中任一猜测。

一条长约300米的中央大道笔直地通往主殿,大道高出地面1米多,全部由巨大的石板铺成。引道的两侧装饰着神气活现的七头蛇蛇神那迦的石栏杆,指引着来访者前方耸立如山的圣殿。 蛇栏杆是柬埔寨建筑的一大特色,是印度神话里的雨神和水神,在以农业立国的柬埔寨具有重要地位。 蛇神一般以3、5、7头的形象出现。吴哥窟西门的引道两侧的7头蛇在阳光下昂首挺立,在这里7头蛇象征着彩虹,是天堂(吴哥窟)与凡间之间的桥梁。吴哥窟护城河上的这条石头长堤,是进入吴哥窟的唯一通道,人称“天界桥”,传说通过此桥的人可以进入天国。

我就要进入天国啦。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门楼

吴哥窟城门中央门楼,吴哥窟以中央神殿为轴心,形成东西与南北轴线,在每层回廊与中轴线的交界处各有一个供出入用的门楼,这是柬埔寨神庙建筑的一大特色。西面最外层围墙有5座门楼,以中央的为最大,供国王和王室成员出入,两侧较低的门楼供官员的出入,最外侧的门楼最低,供百姓和大象出入使用,并且为了方便大象出入,门楼不设台阶。

阿普莎拉仙女Apsara

出发之前做功课的时候就知道了阿普莎拉仙女是吴哥窟的特色之一。

据统计,吴哥窟里的阿普莎拉仙女多达1500多尊,华丽繁复的发型样式也有36种之多,仿佛只要音乐声响起,她们便会漫天飞舞。。。

由于第一天的时间有限,书里面介绍的2尊最著名的阿普莎拉我没有找到。第二天刚好有半天自由活动时间,我包了一辆“嘟嘟车”,再一次拜访了吴哥窟,来寻找我梦中的仙女。

单独来吴哥窟的时候,本来想请一个中文导游的,谁知都被预订啦。有的游客在金边就已经把这面的中文导游订好了。看来以后再来,下手要早啊。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笑得露出牙齿的阿普莎拉

她让我想起了大笑姑婆--吴君如,是1500多尊仙女里唯一露出牙齿的。绝无仅有,位于官员门楼的南侧。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嘟嘟车”司机,在吴哥窟外面等了我3个小时,从酒店到吴哥窟,往返10美金。

非常感谢这位司机哥哥。

在停车场有榴莲雪糕买,美味无比,2000瑞尔一支。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象征权力的狮子(没有尾巴)

狮子与蛇都是权势与力量的象征。其实吴哥地区并无狮子,所以稀有的狮子形象代表王权。仔细观察吴哥窟的狮子,你会发现狮子并无尾巴,却有个洞,因为当时的工匠为了更精致地表现尾巴的形状,以木雕刻后插入洞里,却形成了现在吴哥窟无尾狮的有趣现象,吴哥窟的石狮状似站立,是吴哥后期艺术的特色。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藏经阁

藏经阁,有的说是图书馆,是吴哥宗教建筑里最常见的建筑类型,通常两两一组位于主体建筑中轴线的两侧。吴哥窟的藏经阁四面都有门,有人认为该建筑也许不是藏经阁,但具体功能至今不明。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与藏经阁相对的蛇尾 ,据说是吴哥窟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蛇尾。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水塘

在进入主体建筑前,引导的两侧各有一个约50米长的方形水塘,这张是北侧的水塘,北侧的水塘比南侧水塘深,是拍摄吴哥窟水中倒影的最佳地点,南侧水塘在旱季会干枯。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吴哥窟是一座仿造印度教神话中的须弥山建造的寺庙,据传依据印度教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即须弥山,是众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最外层山是铁牢山,是世界的边缘。吴哥窟的核心建筑——3层祭坛象征印度神话中世界的中心须弥山,祭坛顶层5座宝塔,代表须弥山上5座山峰,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就代表了四洲。层层庭院象征着陆地和人间,而更外层的护城河则是代表浩瀚的海洋。

我身上背的大象的小挎包是我最喜欢的,打着给我女儿买礼物的旗号买自己喜欢的,嘻嘻。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与吴哥窟的仙女合个影,1美金。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绕过水塘,往吴哥窟走的路上,闻到一种异味,原来是它们身上发出的味道。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千佛殿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通向顶层(天堂)的台阶。

通向第三层五座宝塔四面的阶梯高13米,坡度70度,几乎垂直,爬上去难度极大,几乎要手脚并用,被称为“天堂阶梯”,寓意攀向天堂之路的艰辛。

因为我第一天去的时候 ,没有找到那个微笑吐舌头的仙女,第二天又不远万里上了一次天堂。

让我魂牵梦系的微笑吐舌头的仙女,我来啦 啦 啦。。。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找到这尊仙女真不容易,问过中文导游,当地导游,好多都不知道。语言又不通。只好动用我的肢体语言,对人家说一下“Apsara”,然后吐一下舌头,就这样,问过N个人,最后终于有一位保安,把我带到了这尊仙女的面前,完成我一睹芳容的夙愿。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中央塔庙俯瞰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传说中官员的净身池(换个说法就是洗澡堂 ,这个洗澡堂有点大呀)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巴肯山日落

下面一组是“吴哥窟的日出”,上一次看日出,是2007年在泸沽湖坐猪槽船去看的。

因为没有经验,准备好的手电筒看日出的时候也忘记带上,还是eric的手电筒帮我们照亮。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像画一样,真美。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小蜻蜓,你也在看日出吗?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在吴哥窟,和上千年的建筑一起等待日出的感受,真不一样。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8臂毗湿奴神像

最佳合照地点

柬埔寨建筑瑰宝--吴哥窟

集体照,哪个是偶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