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现场’,我们创新“互联网+社区”诉源治理模式,成立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就是为了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即墨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5月9日上午,即墨区“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蓝村镇王演庄社区举行。青岛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方民,青岛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金国,即墨区委书记张军,即墨区领导辛启鑫、袁瑞先、刘瑛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即墨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瑛主持。

李方民与张军共同为王演庄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揭牌

为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区委政法委协调政法部门主动下沉司法服务,王演庄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就是即墨法院进行社区司法服务的首个站点。该服务站依托“互联网+”的应用使政法服务群众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线下服务拓展到网上,在社区提供纠纷预防化解、网上立案、网上庭审、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全方位服务,切实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让公平正义触“网”可及,让智慧政法落地生根。

图为蓝村镇介绍“1165”工作机制及即墨法院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情况

即墨区制定了“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区政法各部门与基层党委协调联动,在蓝村镇创新试点推行“1165”工作机制(即:建立1支政法委员队伍,搭建1个平台协同治理,统筹6支村居社会治理力量,发挥5方面效能深化治理),强化镇、社区、村庄三级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社会动态全掌握、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缝隙。

即墨区还将党务、政务、民生服务等工作前置,通过发挥网格员、治安员、调解员、信访员、民情员的排查、化解、调处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贴近群众、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确保把社会治理在一线推进、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基层基础在一线夯实,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化建设新路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