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2016年5月30日,大家突然发现,京华时报上有人买了全版搞了一个猜字谜游戏。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以前看着方太是个规规矩矩的品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正经"起来,不知道跟谁学的撩妹绝招,撩的消费者措手不及。一会儿"甜蜜禁烟令",一会儿出了个"方太牌洗发水",一会儿"机智的给女朋友送礼物",一会儿又"80后新晋爸爸假扮圣诞老人",一会儿又找夏洛黑了自己一把。现在又开始玩报纸广告了。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这三个字是什么呢?机智的网友早就已经猜出答案,6月7日是方太的新品发布会,这三个字大概就是跟今年要发布的新产品有关吧?

其实不止方太,很多品牌都喜欢玩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报纸广告,比如"张太和小三"的故事,比如"苍白体",比如"逗比是第二生产力"等等。

这些品牌承包几个版面的报纸广告,难道就是因为上面那几个原因吗?听起来好没说服力啊,让广告girl来分析下,为什么他们要投放报纸广告。

一方面:很多纸媒开始有了网络报纸的载体形式。

比如"界面",比如"周末画报"等等,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电子版报纸形式,甚至还有些已经出现了App形式。报纸广告,已经不局限在"纸"上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而形式的变换意味着传播通路的扩展,不仅如此,它们甚至已经打造了自己的报纸文化,报纸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承载信息的载体,更加成为产品本身。

另一方面:报纸只是引子,互联网传播才是重点。

有一个人,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报纸广告,然后愤愤的问:我已经n年没买过一份报纸,这些品牌投它有什么用?

评论区有人机智的回答:你现在,不是正在传播它吗?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一则有创意的报纸广告,已经打破了单一的纸媒传播壁垒,开始在社交网络刷屏,能带动的传播和转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网友的再创作。

什么样的广告容易引起网友的再创作?

简单、互动、有趣!

1、简单

能够被再创作的广告,一定不能复杂,最好它可以形成机械式重复传播。这就像中餐和西餐的道理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餐好吃,却盈利困难,因为中餐太复杂,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厨师的个人判断,没有办法"标准化";而西餐却不同,只要做好配料,规定各种材料的质量比,就很容易形成"标准化模式",进行量化传播。

方太原图 京华时报

华帝抄袭 羊城晚报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网友再创作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2、互动

互动这个词早就被用烂了,大家估计也听的云里雾里的,我尝试用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一下。

会撩妹的男士和不会撩妹的男士分别是怎么聊天的?

你N年没买过报纸了,为什么还有人投报纸广告?

会撩妹的男士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妹子回答,而不会撩妹的男士说的每一句话,对方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这就是互动。

3、有趣

所谓有趣,实际上指的不是这则广告写的很逗比,而是这则广告写的是一个普众性话题。

一个品牌,如果在说自己的事,比如我要开一个发布会,大家可能都不爱搭理它。可是如果它搞了一个"造字运动",让你猜这是什么,这就有的玩了。

互联网+报纸广告,就应该这么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