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从衡山火车站坐车,到衡东县城转车,好不容易到荣桓镇南湾村,真是一路"好"走。南湾,因一条小溪在此往南转弯而得名。这里还叫"鱼形乡"着呢!可见都与水有关。最有名的还是离此不远的"锡岩仙洞"——金觉峰下的"楚南第一景"。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就诞生在这里。起初是南湾旗杆屋场新大屋,3岁搬到南湾街上。父亲罗国理原是童蒙塾师,孩子一个一个降生,难以维持生计,只好弃教经商,在南湾开起永隆杂货铺,兼卖中草药。由于经商有方,买卖渐渐兴隆,自己又跻身乡绅之列,便在南湾村头修建起这座异山享祠,以纪念黑田罗氏12世祖先罗异山。12岁那年,罗荣桓随父母迁居异山享祠。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异山享祠临街,面阔五间,中间三间出稍,有立柱前廊,大门上方刻有"罗荣桓故居"匾额,左右两间各为"永隆杂货铺"、" 永隆药铺"。看来罗荣桓的父亲有超前意识,现在大多临街盖房都是这"前店后室"的格局,有经营意识。

故居有罗荣桓卧室,坦率地说,就是罗荣桓原配夫人的住室。1919年,罗荣桓刚满17岁,父亲为了拴住他继承家业,就以"父母之命",给他找了个大两岁的夫人。谁知,罗荣桓自1927年参加革命再也没有回来,留下的只是一封书信,大意是,我出去干革命,生死未卜,你还年轻,愿意改嫁就改嫁,不愿意改嫁就留在家中伺候公婆。那时的妇女传统封建守旧忠贞,原配夫人就这样一直坚守在家中,直至1984年才去世。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1937年,在延安,罗荣桓与第二任夫人结婚,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给孩子起的名字,都有时代的烙印,岁月的痕迹,战争的特征,都记录着罗荣桓的征战历程。1938年冬,罗荣桓奉命率115师主力由山西向山东进军,出发时夫人临产生下一个男孩,叫他给起个名字,罗荣桓略加思考说:"部队正在东进,就叫他'东进'吧!""东进"一时作为部队的代号,进入山东,开创齐鲁大地新局面。1940年春,东进支队在发展郯马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巩固抱犊崮山区东南的外围阵地南下时,罗荣桓喜得一女,罗荣桓根据当时的形势说"就叫'南下'吧"!1949年10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罗荣桓又得一女,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高兴的罗荣桓给她起名叫"北捷"。东进,南下,北捷,每个孩子的名字都非常有纪念意义,都足以见证罗荣桓每个历史时刻,每段历史进程。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在陈列室,见有毛泽东有关罗荣桓的一段话,他说:"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只有罗荣桓。"这句话不知在什么时候说的,但从十大元帅来说,罗荣桓接触毛泽东最早。他是从鄂南通城参与组织农民武装,到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他又亲眼所见亲耳聆听毛泽东讲话,接着经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从此,罗荣桓便在毛泽东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代表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部队要做群众工作"、"要建立根据地"等等,也是唯一负责政治工作的元帅。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1963年12月16日,凛冽的寒风呜咽,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罗荣桓不幸病逝,终年61岁。毛泽东非常悲痛,几天夜不能寐,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这里特意提到了"战锦方为大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974年部队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时,我们方明白。"辽沈战役",毛泽东"棋高一筹",拟定战略方针,先攻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再打沈阳长春之敌。林彪已经乘车南下,仍是迟迟下不了决心,担心被沈阳、锦西、葫芦岛之敌所夹击。就以林、罗、刘的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去特级电报,想回头打长春。毛泽东连续发了两次电报,批评他们回师打长春的错误想法。就在还没收到电报之时,罗荣桓就与刘亚楼一起去找林彪,建议仍然执行打锦州的决定,后来林彪终于同意了,再发电报,表示攻锦决心。毛泽东又电复,"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锦州一打下,东北境内之敌基本解决,全国解放形势明朗。这就是"战锦方为大问题"的关键所在,罗荣桓就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衡东南湾 罗荣桓元帅故居

我们想着、思着,谈着,一步一阶向罗荣桓铜像走去。整整198阶,寓意着100周年,记录着罗荣桓元帅参与指挥98次主要战役。罗荣桓身穿大衣,屹立在那里,俯瞰着山下,俯视着家乡,周围的环境美极了,南湾河像一条飘洒的玉带蜿蜒曲曲,流向远方。我们垂首默哀致敬!怀念老一辈的革命家、军事家罗荣桓元帅。

九口2018-12-2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