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CPI涨幅超预期回落,上涨主要由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导致,在3.3%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仅影响0.1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影响3.2个百分点。官方数据显示,从同比来看,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

原标题:4月CPI重回“3时代”通胀压力回落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4月CPI重回“3时代”引发市场的关注: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进一步回落

对于4月CPI同比涨幅进一步回落的现象,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5月12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符合市场的预期。因为前期春节、新冠疫情等因素对食品价格的干扰减弱,在翘尾因素回落、原油价格低位、消费端偏弱等影响下,CPI逐步走低。”

官方数据显示,从同比来看,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96.9%,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

“本月CPI涨幅超预期回落,上涨主要由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导致,在3.3%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仅影响0.1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影响3.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

“据测算,在4月份3.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称。

在PPI上,4月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5%,降幅扩大2.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

对于PPI降幅进一步扩大的现象,徐阳对记者分析说,“这主要是受累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的大幅下跌,PPI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在徐阳看来,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也是众多化工行业的原材料,其价格较低有利于PPI保持低位。

这从数据可见:主要行业价格降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1.4%,扩大29.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9.8%,扩大9.2个百分点。

温彬也指出,本月PPI进一步回落,创下2016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从内部看,疫情导致复工复产延后,需求不足导致订单有限,企业经营受到冲击,盈利压力较大,对生产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从外部看,石油价格冲击带动了生产价格下降。继3月国际油价闪崩之后,4月油价持续在低位震荡,大宗商品价格亦回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月初的112.9跌至月末的103.3,能源类指数从65.7跌至51.2。

“据测算,在4月份3.1%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董莉娟表示。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在政策走向上,受访专家认为,通胀压力持续回落,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徐阳告诉记者,“通胀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弱,依据国内经济恢复的节奏及外需的冲击,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着重引导企业端的融资成本的降低,或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从而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鼓励银行信贷进一步扩张。未来货币政策无论从量还是价上,都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

前海开源基金高级研究员李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现在就业压力较大,国内政策主要是稳就业,货币政策会配合相应财政政策,保持稳定,并预计将在全国两会后下降存款基准利率。”

温彬也认为,“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多渠道做好预期引导工作’,可见控通胀仍然是需要关注和平衡的一个目标,但其紧迫性已经明显让位于稳增长、保就业等方面,这也为货币政策打开了更大空间。下阶段,货币政策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加大力度促进需求加快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