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少年公卿半青面:从神骨鉴人

提醒:《冰鉴》不是曾国藩所作,与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冰鉴》识人确实有其科学依据,信不信由你;

 古人看相鉴人,开门见山,将神骨作为第一法。所谓神骨,就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冰鉴》

去掉谷子的外壳就成糠,留下来的便是谷子的精华米,这就是所说的神。山岳之所以不崩塌,因为有石头镇着,这就是所谓骨。一个人的精神,都在两眼之中;一个人的骨相,具体表现在面部。一般人看其形骸就可以了,文人则要看其神骨。

鉴人和识谷一样,要去掉稻谷的外壳,那些包裹其上的表面的皮囊,才能发现稻谷的精华即米的成色,能够反映出人的品质的,不是外在的言行或皮囊,而在于人的内在精神状态。这才是支撑人的骨骼,就如同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不停地在脱落风化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因为它的内核主体有硬如钢铁般的岩石在支撑,有了这内核,人的气质才不会被风吹雨打去。

当然,内在的精神状态,也可以从外面观察出来,主要集中在人的两眼里;一个人的骨骼丰瘦,则主要集中在面孔上。一般的普通人,可以同时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考察他们的形体情态。但对读书人,就只需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润与否。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大门,命运深藏于内,察看他们的精神和骨骼,就相当于去打开他们的两扇大门。这样就可以发现里面所有的宝藏,得以测知他们将来的命运。这两扇大门——精神和骨骼,是观人的第一要诀。

具体怎么看一个人的神?“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婬;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神分清浊,但清浊像河水一样很容易分辨,倒是邪正则难以分辨。如何来分辨一个人邪与正?则需要先观动静。静时像珠子,动时像水注;静时旁若无人,动时像箭发,这叫做澄清到底。倘若静时像萤光一样忽明忽暗,动时像水流一样平缓,这是善于伪饰而机心萌动的表现;静时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动时像惊鹿一样惶惶不安,像是有特殊才能而生怕被人发现内在的心思。这两者,一种人行事多败,一种人含而不发,但都貌托清纯,混迹于清,其实皆为邪,不可不仔细分辨。

人外在的动静实是与内心的周密相关。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听,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人的精神,旺盛时容易看到,盛衰相续时就难以发现。精神不足时,故作旺盛时就会表现于外,精神充足时,精神自然而生并蕴涵于内。道家所谓养气之说,就是要去掉杂念,以静待动。心神不静时可以看到其轻慢不拘;心神安宁时可以看到其精细周密。谨小慎微的人,要从其心神不静时观察,愈是这样,便愈是粗疏大意,不精不周,举动漫不经心,这就是“脱略”。豪放直率的人,要从心神安宁时观察,越豪放,举动越一丝不苟,越直率,举动越是周密,这就是“针钱”。这两种精神状态,都存在于内心,稍微向外露一点,便变成情态,情态是容易看到的。

那么,又怎么来看一个人的骨呢?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项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陽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顶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陽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人之骨有九种隆起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项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犄角一样斜斜而上,延伸至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显而不露,隐约似犀牛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拔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顶骨平伏厚实,又若显若露。

看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陽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位。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观察人的骨,还要观其色。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人的骨有不同的颜色,表面的颜色,以青最为高贵。俗话说“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

什么是青面?青字,在古代的涵义很多。青,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可见,青的本义带有生机的内涵。因此,古人又以“青”比喻青春年少。如:青娥,指少女,指美好的容貌。

还有青天,则表示蔚蓝色的天空。

青丝,指称黑发。

青面獠牙,则形容臉色青綠。

五行中的青色代表青春、生机、活力,少年正值青春年少之时,出现生机勃勃的面色。因此,这个少年公卿半青面,不是青绿色,而是指面色年青而有光泽,青色含蓄隐隐而不浮露。人的骨头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衰老的,如果一个人的骨头色彩呈现出青春之气,说明其人没有衰老,这才是贵相。

除色之外,骨还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只要头上没有恶骨,就是面再好也不如头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命运;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不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无子孙。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悬殊如此,不可不辨。

当然,骨相并非不可变化,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宋朝陈希夷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万事如易公众号

读无用之书,做有趣之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