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毛瑟C96手枪,国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若说起盒子炮、驳壳枪、二十响、匣子枪、大肚匣子等,知道的人就多了,国内影视剧中,有太多的露脸镜头了。

作为德国毛瑟公司在19世纪末推出的自动手枪,可谓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把枪械,国内装备数量并不多,却大批量出口,特别是在东方某国大行其道。

此枪长0.31米,重1.25公斤,口径比较3特殊,既非7.62毫米,也非7.92毫米,而是7.63毫米,初速每秒427米,手枪中算是快的,已接近当时的步枪水平。

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10发弹仓供弹,采用单发射击模式;改进型有20发弹匣供弹,增强了火力持续能力,既可单发射击,又可全自动发射,国内俗称快慢机。

但此枪存在枪口上跳严重的问题,弹匣前置,导致全枪体积太大,使用起来笨重,作为手枪威力过剩,作为步枪又威力不够,德国军方只是象征性地定购了一批,配备给炮兵部队使用,精致小巧的鲁格P08手枪,对军官更有吸引力。

一战后,此枪被大量进口到了国内,毛瑟C96手枪成了国内军队绝佳的自卫武器,当时国内缺乏冲锋枪等自动武器,毛瑟C96手枪木盒子枪套,可以与此枪连接,抵肩射击时,有效射程增大至100米以上,1931年后,加上有了20发的供弹具,就成了一支轻便灵活的冲锋手枪,具备了冲锋枪的功能。

所以毛瑟C96手枪大受国军队欢迎,军阀都有整营整连配毛瑟C96手枪的卫队,平时用于护卫,战时用于冲锋时的主力,是当作王牌部队使用的。

此枪也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指挥员,侦察兵、武功队员、游击队员得心应手的自卫和进攻性兵器,杀敌的强有力武器。

网上有资料称,从问世到停产,毛瑟公司共生产了100余万支毛瑟C96,其中70%被销往中国,而国内的仿制版本产量更是几倍于此,可以说毛瑟C96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

国平军史总结,毛瑟C96手枪,历经了二次世界大战,而经久不衰,成了一代名枪,国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以此枪为版本,研制了20发供弹具的80式手枪,供驻南疆部队的侦察兵使用。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