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还记得央视的退休王牌主持人——敬一丹吗?

  前几天,是敬一丹的65岁生日。

  离开央视5年,但人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她。

  2015年4月30日,60岁的敬一丹最后一次在《焦点访谈》主持,向全国观众深深鞠了一躬的场景,很多人还犹记在心。

  敬一丹在央视的时候,大伙都爱看她主持的焦点访谈,敬一丹退休了,也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如何过好退休生活的心得。

  可以说,敬一丹是咱这一代老人的知心好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好好来说一说,这位央视名嘴敬一丹的退休现状及感悟,希望能对朋友有所帮助。

  敬一丹退而不休

  重新拥抱新生活

  敬一丹这个名字,算得上是电视时代的符号了,她主持过很多节目,《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东方时空》…

  她在60岁退休后,不再主持焦点访谈,但还和白岩松主持的《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每年感动着无数观众。

  那时的她一点也不像一个六十多岁的“中老年妇女”,眉宇间写满了女性的智慧和优雅,让人如沐春风!

  在《感动中国》,有一个故事大家是不知道的。

  2006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敬一丹探访了很多老红军,时隔多年,他们的长征精神依旧令她震撼和感动。敬一丹提名他们为颁奖人物,但意外落选了。

  她沉思良久,敲了领导的门,“70年了,这个群体在不断缩小,如果我们不在今年向他们致敬,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当面感谢。”

  最终,领导破例决定特别致敬老红军。

  18年来,每次上台之前,敬一丹都会蹲下来,问即将给候选人颁奖的小孩子,“你们知道什么叫好人,什么叫英雄吗?”

  然后指着候场的入选者:“看,他们就是好人,就是英雄。”

  这位敬大姐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一直在为中华民族的风骨人物奔走,为当代人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别看她是央视名嘴

  背地里也很不容易

  别看敬一丹是央视名嘴,但其实她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

  没有靓丽的外表,没有青春的资本,在人才济济的央视,敬一丹只能通过成倍的付出来站稳脚跟。

  她对自己要求苛刻,做节目的原则是:今天讲出去的话不能让明天的自己脸红。

  通过扎实的努力,敬一丹渐渐在央视开辟出一席之地,智慧大方的形象、自然真实的主持风格深入人心,成为当年央视的一张名片,家喻户晓。

  在外人眼中,敬一丹是央视举足轻重的“名嘴”,但她直言一度自己真的挺自卑的,“我比他们年龄都大,还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我的空间在哪里呢?一度真的很自卑,觉得自己没什么特点,个性也不特别鲜明。”

  但正是这种反差,反倒成了她的特点:

  “后来慢慢变成了凡是弱者、苦难、妇女儿童等,这类温暖感的话题一般都由我来说。”

  也是因为弱势群体本能的同情,让敬一丹投身了很多公益事业。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的敬一丹是这样的:

  赴乡村助学

  陪孩子们过“六一”

  参加爱心捐赠活动

  变老的时候

  一定要变好

  面对时光的流失,自己的变老,敬一丹也曾患得患失,担心这担心那,但母亲的这段话让敬一丹豁然开朗:

  “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变老,有的人只是变得老而无用,可是有的人却会变得有智慧有魅力,这种改变,不是最好的么?”

  的确,虽然自己青春和美丽不再,但依然可以靠智慧、学识、修养和内在的气质来赢得观众的喜爱。

  于是,从此之后,敬一丹再也不把年龄当做桎梏,任时光流去,不去抱怨沉沦,没有焦虑狰狞。

  她说:老,是生命的必然走向。老了,也会有另一种生命色彩,虽然失去了青春的鲜艳明丽,却拥有了厚重质朴的底色。

  如今花甲之年的敬一丹,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年轻,这不仅仅是外表,更是一种心态。

  “当我有了目标时,就觉得生活过得特别充实。退休的时候,我是做好充分准备一步步走到那儿,心情特别平静,我已经看到了,有些事情会延续,有些新鲜的东西我会接触。”

  鲁豫在采访中曾问敬一丹:你会介意别人提起你的年纪吗?

  敬一丹答:

  我一点都不介意,我在哪个年龄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年龄真好,我不会在40岁的时候觉得20岁真好,那么到50岁的时候,我觉得50岁真好,此刻我觉得60岁真好。

  有人会惧怕岁月,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对敬一丹来说,最好的时刻,永远是当下。

  正如她在书中写的:年龄带来的转变,才能看清自己,有舒服的、自然的顺应,而不是徒劳地留恋青春,惧怕未来,那是在拧巴。

  青春和美丽终究会凋零,灵魂却可以在时光中日益充盈。

  最后大家点个在看吧,祝福敬一丹能够活的更精彩,也愿所有新老人朋友,都能活的不惧年龄,活好当下。

  【中国退休人的交友新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