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30日公布“超时保管收费”政策以来,丰巢就一直就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9号晚间,丰巢科技再发公开信回应舆论热议。

笔者通读这封公开信,只看到了丰巢的格调“高大”,站位“清楚”,也看清了这封信的暗藏玄机,这封信的策划着实令笔者“佩服”,谁给你的勇气通过文字游戏来贬低用户智商?

丰巢摆出的崇高姿态,高高在上心理显露无疑。

通读全文,丰巢对于“收费的法理性”避而不谈,明明就是“收割客户”的资本行为,却偏偏要将出发点强行引导至“为了行业服务能力提升”等家国情怀上。

网络上“用脚投票”的反对声一片,强行辩解为“只是因为丰巢没有解释清楚”,方才导致广大用户未能理解丰巢的深刻良苦用心。现在丰巢已经正面回应并解释清楚了,如果还不能正面理解并接受,万一影响了我国快递业发展大局,是不是用户和网民还要背负“历史责任”?

面对丰巢摆出“为国为民”的崇高姿态,君不见还是有很多“明事理”、“识大体”的用户给予了积极拥护,辛苦丰巢公关部门千辛万苦才选出了26条“支持意见”给予微博评论置顶。

这种强行拔高的公关文,是否也过分看低用户和网民的辨别能力了?简直就是对于广大用户智商的极大贬低!

数据解读的合理性必须基于全数据分析。

丰巢对于“12小时保管期限”的设定给出了“基于方便客户”的解释。或许更多用户认为“免费”才是最方便的。

强求商业行为“公益化”是强人所难,我们不反对企业追求正当收益的行为。但即使丰巢拿出一张“亏损的财务报表”阐明相关商业行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比“强在自己脸上抹粉”非要扯上“方便客户”更能具备说服力吧。

丰巢拿出的是“派件数据”分析,意图证明“自身并无收费客户获利”的商业意图,出发点完全在于“提高柜口使用率”以达到“更加方便客户”的目的。公开信上公布的“上午9-11点是派件高峰,晚上11点之前取件既不会导致收费,也能够加快流转”的数据解释应该属实,但是能否将“下午派件”以及“晚上是否依然存有派件行为”等相关数据一并发布呢?谁都知道现在快递公司是多频次派件,不能光挑对自身有利的说,对客户不利的数据直接避而不谈了!

公开信中“方便快递员为收件客户提供更多高效服务”这句话,笔者觉得十足有意思。丰巢知道且承认“方便的是快递员”,却依然要将其强行引申到“为客户提供更多高效服务”上,笔者或者大多数用户均会认为“派件上门”才是最高效、最方便的服务。

在整个快递流转过程中,丰巢和快递企业、快递小哥联手为客户提供服务,他们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现在硬性割裂为“快递企业是为了获利”,“丰巢完全是为客户着想”,这个脸是真的大啊!

暗藏玄机的“红包”政策。

这封公开信其实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最后的“尽早取件赢红包”政策。看来丰巢等资本深谙“金钱是平息争论”的最佳手段。都说“吃人的嘴短”,“拿了钱”还“堵不住嘴”?为什么说丰巢这次“取件赢红包”政策玄机重重,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丰巢推出的“红包奖励”政策远高于“超时保管费”标准。“尽早取件”比“超时保管”的费用高出这么多,还能说丰巢收费是“收割客户”、“为了经济利益”吗?丰巢就是意图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树立“收费完全为了方便客户”的高大上旗帜,尽快扭转舆论趋势。

第二,到底是牺牲部分经济利益还是获利更多值得探讨。丰巢并未明确“红包”性质。也就是根本没有明确客户所赢“红包”为现金性质还是抵扣性质?

笔者推测,丰巢会将客户所赢“红包”纳入“会员费用”或“寄件、购物”抵扣之中。“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本次丰巢“红包”性质果如笔者推测,那么丰巢不但没有付出任何成本,反而扭转了本来“丰巢收费会员”推广困难的局面,实现了市场的有效占有;并通过“客户粘滞”促进寄递业务增长,可谓“一箭三雕”。

第三,丰巢一直宣称的就是解决了“家中无人时”的投递问题。现在推出的“取件赢红包”政策分为“2小时”和“4小时”两种情况,如果收到短信后能够这么快赶回家取件,直接“派件上门”不好吗?此类奖励政策对于网络购物主力军的“996”们而言,有多大实际意义?

丰巢这封公开信完全基于“尽快从舆论泥潭拔身”的战略意图,结合之前“不会停止全国推广”的强硬表述,已经充分说明资本在“七成市场尽在掌握”的垄断地位下,根本没有考虑相关经营举措的合法性、合理性。纵使舆情汹汹,也阻挡不了其利用强势地位的强制推行;现在“避重就轻”式的公开信说明,不过是意图降温舆论乃至以时间换空间的惯常商业手法而已。

无论是之前的“硬性推行”,还是现在的“公开信说明”,直至拿出“红包”意图收买,广大用户只需记住一点:资本是贪婪的!今天我们在法理底线后退一步,明天面对的或许就不再是“5毛钱的保管费”,而是高额的“各类名目”。滴滴、美团如何培育市场、收割市场的殷鉴并不久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