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说成都航宇公司实现了国产单晶涡轮叶片批量生产,这种叶片可用于国产涡扇中推发动机。由此外界推测国产涡扇中推发动机已经或者即将批量生产,为国产作战飞机提供了又一颗强劲的中国心。
从相关资料来看,国产四代涡扇中推还在研制之中,实现批量生产可能性不大。比较接近的应该是三代涡扇中推-WS13增推型,它既可以用于歼31鹘鹰战斗机,也可以用于枭龙三批战斗机。

众所周知,涡喷(扇)发动机推力来源于进、排气之间温度差。由于进气温度是一定的,因此要提高发动机推力就必须提高排气温度,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技术人员认为排气温度提高50度,发动机推力就可以提高10?不过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发动机自身运转也来自发动机排气,例如高压压气机由高压涡轮带动,风扇由低压涡轮带动。尤其高压温轮直接面对从燃烧室冲出的燃气,需要承受巨大的高温高压,加上自身高速旋转产生的应力,对于材料和工艺要求非常高。如果超过材料承受范围,就会生产叶片断裂,让发动机无法工作,所以现代喷气发动机有一个关键指标-涡轮前温度,指的就是高压涡轮能够承受的温度。

叶片又是高压涡轮关键部件,从国内外先进航空发动机发展来看,单晶叶片由于优异的耐高温、抗蠕变、抗热疲劳、抗氧化性 以及抗腐蚀性等能力成为高压涡轮叶片的首选。所以现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很大程度就是由高压涡轮叶片或者说单晶材料决定的。WS13是俄罗斯RD93发动机仿制型号,后者又来源于RD33发动机。根据相关资料,RD33为了提高涡轮前温度就采用了单晶叶片,并且通过采用高效空气冷却措施大大提高了叶片温度耐受能力。通过采用新材料和工艺,RD33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大为提高,达到了1407度,这个指标介于F404和F110发动机之间,前者涡轮前温度是1387度,后者是1427度。

实际上WS13增加推力型提高推力采用了多种措施。例如风扇叶片前掠,这样可以提高叶片转速,减少激波损失,推迟气流分离,从而获得更多的空气。另外就是增加了涡轮前温度,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推力。经过这些改进,WS13增加推力型加力推力应该可以超过9吨。这个指标可以初步满足歼31鹘鹰战斗机和枭龙三批战斗机要求,为飞机性能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