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相关研制团队拟获大奖,说明这种新型水下种蘑菇技术已经研制OK了,能够确保咱们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是完完全全服务于农业和民生的呢,大家说对不对啊。其中,有3个团队的名字十分引人注目,分别是: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空间高速交会飞行器系统研发团队、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团队。

据《科技日报》5月11日报道,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已经公示,有10个来自全国各单位的顶尖技术团队光荣上榜。其中,有3个团队的名字十分引人注目,分别是: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空间高速交会飞行器系统研发团队、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光听名字就知道,这3个团队绝对不简单,每个都代表着中国前沿科技和国防军工领域的顶尖水平。
有网友评论说,“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高超声速”这四个字意义明确,“空天动力”也大概能懂,但加上“强预冷”就完全看不懂这是啥了,只是觉得很牛的样子。这里可以给大家确认,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是未来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空天飞机的首选动力,是一种颠覆性的超前科技。
现在美俄研制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发动机,大气层内飞行时基本都采用吸气式动力,跟火箭发动机比起来可以减掉自带氧化剂的重量,比如超燃冲压发动机。但是,空气高速吸入进气道、压缩减速后,温度会剧烈上升,例如高空5马赫时进气压缩后可达1000摄氏度,不仅大幅降低发动机燃烧工作效率,也严重影响了发动机材料和结构强度。如果能够用一种技术手段,将进气温度预先大幅冷却,不就能大幅提高发动机效率了吗?照此思路,就发展出强预冷技术。
不过,要想连续不断地快速冷却巨量的高温进气,又要苛刻地控制冷却部件的体积和重量,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美国尝试过射流预冷MIPCC方案、日本尝试过ATREX方案、俄罗斯尝试过ATRDC方案,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中国在该领域发力不算早,但进展极为迅速,已经取得了大量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具备了充分的工程可行性。此次相关研究团队拟获得国家级大奖,就是优异成绩的证明。一旦攻克了该难题,中国就能够率先研制出能够在大气层边缘以高超声速稳定、可靠、长时间运作的新型发动机,将设想多年的水平起飞、直接入轨单级/两级空天飞机真正变为现实,给人类空天运输手段带来巨大变革。
顾名思义,“空间”指的就是大气层外的太空;“高速交会”其实也不难理解,两个以上的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级别的高速相遇。那么这是飞船对接吗?比如组装空间站、载人登月等任务,都可能涉及交会对接。但要注意,这次拿奖的“高速交会”并无“对接”二字,说明交会的两个对象并不需要将相对速度降为零;相反,相对速度可能十分巨大。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指大气层外的中段反导拦截器了。
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去拦截20马赫以上高速来袭的敌方弹道导弹,外太空控轨精度达到分米级别,直接靠动能撞击摧毁敌方弹头,这是顶级大国才有资格涉足的高精尖技术领域。为了确保核威慑的有效性,就要磨砺手中的“长矛”;为了不被对方讹诈,就得打造对等的“防盾”。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就是这面“大国之盾”。据此前媒体多次报道,国内多地网友曾多次拍到异常“天象”,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国内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时产生的壮观画面。此次相关研发团队拟获大奖,说明该技术已经取得重大工程应用突破。
相比于前两个名词,这个就很好理解啦!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其实是农业领域的,叫做“巨浪”牌种蘑菇技术,用来高效、快速地种蘑菇。咱们平时不会使用,但如果有人“好心”先帮咱们种蘑菇,咱们第一时间给对方种回去,种在最合适的地方,而且种得又大又好,一经种植概不退货,毕竟礼尚往来嘛。这次相关研制团队拟获大奖,说明这种新型水下种蘑菇技术已经研制OK了,能够确保咱们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是完完全全服务于农业和民生的呢,大家说对不对啊?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第二大重要奖项,从2017年开始设立,专门用来表彰在科研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性突破的团队和个人,每三年才评选一次,含金量极高。这次入选的10个团队,除了上述三个,其他七个名字同样如雷贯耳,比如武汉雷神山医院抗疫团队、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创新团队等。
(文/妹子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