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本没有思考,建设巴拉格宗,让巴拉村民走出大山是我从小的梦想,是我的使命,我再不做就要老了。

——20年开发与世隔绝巴拉格宗的“藏族愚公”斯那定珠

好的发心,是由信念决定的,践行、实现这个信念,是要靠坚持。松赞林卡就是贵在坚持了18年。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益更多人。这就是我认为的心之所向。

——18年坚持创办松赞林卡酒店的白玛多吉

我8岁在寂照庵,修行了40多年,以前我们穷的点不起蜡烛,只好种花供花;一次屋顶被暴风雨掀翻,才请设计师朋友帮忙修缮。

突然成为网红尼姑庵,和我也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在念经、照顾年纪大的师傅、修庵。”

——寂照庵住持妙慧法师

秘境与信念,是这次知蜜云南行走的主题。

过去的5天,

我们从大理到香格里拉

一路向秘境巴拉格宗挺进,

探访了这三位了不起的信念的践行者、坚守者,

还在4300米海拔的“圣山”徒步9公里,

感受信念的力量。

信念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我们如何感知到它?

我们开始了发现自己的路。

信念,是真实的精神。

真实最有力量。

巴拉格宗的高山与奔腾的河谷,寂照庵里长满的多肉和鲜花,斯那定珠花了十几年修出的80个弯的山路,这些创业者几十年坚持实现梦想的故事和行为,都是那么真实,这种生长出来的真实,带给我们最深的触动和感动。

信念是我们内心里最真实的画面,是去除掉一切设计后,最本源的发心,才能持久地照亮人生。信念越纯粹,越无需思考和设计。

就像斯那定珠,他10多岁走出巴拉格宗大山,几经奋斗,最终在上海成为一个千万富翁后,他毅然决定卖掉所有家产,投入到给为家乡巴拉格宗修路。

当我们问他是怎么思考时,他说“我根本没有思考啊,给家乡修一条通往外界的路是我从小的梦想。”

无需大脑刻意思考的,往往才是心之所向的种子和方向。

而这一路,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本能地放下大脑的逻辑,用身体和心去觉知人与自然,觉知真实。

信念,是追寻快乐!

寻找信念,就是找到自己的快乐的源泉。这一路,我们不断探寻的也是那个最快乐的真我,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在照顾别人的同时,更需要照顾好自己、观察自己。

第一晚,大家就在欢迎烧烤宴上放开舞蹈,通过肢体感受彼此的快乐。身体释放出信号,我们是怎么的状态?什么样的快乐无法抗拒?

第二晚,一场知蜜朗读会,每个人表达着自己的内心。

“那一世”、“致橡树”、“青春”、“父亲,你是安静的”、“热爱生命”、“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只孤独的船”、“知蜜心经”等等20多首诗。

大家在朗读中体会自己最被触动的情结,流下的泪水,是泻出的心泉,我们沿着释放的情感,似乎触摸到彼此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第三天,在海拔4000多米的巴拉格宗高山上徒步9公里,更是真我的流露。

坚强、相伴、突破、心之所向、使命必达......除非身体原因,没有人愿意放弃尝试和突破。

虽然氧气稀薄,还冒着雨、趟着泥地,但一路上丰沛的感受,更激发出我们最喜悦的真我、感受最原始的内心状态!

信念,是坚持和爱的心念。

我们对话的三位智者,都不约而同地透露着简单的坚持。

松赞林卡酒店的白玛多吉说,创业者把关注点放在不断地做事,提供价值上,品牌就会生长。

寂照庵的妙慧法师,更是40多年不断地修行,关注点只在独自在寂照庵修行,和照顾高龄的法师。

意外成为最美网红尼姑庵,并不是她在意的。唯有这样,寂照庵,才能一直存在。妙慧说,多做事,才能积累智慧和福报。

“我想的是如何利益更多人。”“我要让巴拉村的人们不再花4天走出大山。”

斯那定珠也好,白玛多吉也好,经历丰富人生的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理性的观察、审视、有利他之心,也有自我保护。

但无论如何,在他们坚持的事情上,却是如此感性,唯心唯爱。

这次行程,对于知蜜来说,也是一次共同信念的汇聚。知蜜云南分会的担当姐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和组织作用。在她们的关照下,每个同行人都感受到知蜜的共同信念,激发智慧、相互陪伴。这是共同的气味,共同的壮阔而深情!

信念是坚定的,也是柔软的。

它像山一样,强大不动摇,

又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不可阻挡。

最后,送一句话给所有创业路上的朋友,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