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江反差萌上了热搜,变萌爸,想要儿子多关心自己,就故意去烦儿子。惩罚的手段,孩子也一清二楚。也许正因为这样,才让他和孩子关系很好。

我们想和孩子好好相处,不妨学学徐锦江的小心思:

一、对孩子的惩罚:“写作文”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教育孩子的一大陋习,可还有很多人在用。

孩子把杯子摔了,骂一顿;孩子被老师请家长,拎耳朵;孩子不听话,打一顿……虽说不全是棍棒加身,但是对于孩子造成的影响不亚于棍棒。

这就使孩子害怕家长惩罚,为了躲避惩罚,就可能学会了说谎,也可能打得多了,麻木了,孩子无所谓了,就变本加厉调皮捣蛋了。

结果孩子没教育好,还更疏远我们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徐锦江的《写作文》惩罚方法。当然,不用写,也可以跑,或者帮父母洗脚等等。对于这样的一种惩罚,孩子们在知道犯错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并能接受时,不怕告诉父母。我们惩罚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

二、没事和孩子多交流

徐锦江为了让儿子多关心自己,也算舍得自己的老脸了,没事就来个夺命连环call ,连外卖来了怎么办都要让孩子告诉自己。

虽说现在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但这都不是不和孩子交流的借口。让孩子从小养成和父母交流的习惯,就能让我们掌握孩子的问题,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三、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有些人总觉得孩子再怎么长大,在家长面前还是孩子,有什么需要不会让孩子帮助。其实,我们应该给孩子关心帮助我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道:父母也有需要他们的时候,自己在父母面前也能给与。

孩子帮父母解决不懂的电脑问题,小点的孩子可以帮父母端杯子拿碗,再小点的孩子帮父母捶捶背。我们肯定鼓励孩子,更愿意表现,这样家里一定很温馨。

作为一个父亲的徐老师说,孩子长大就意味着离开,一想到这个他就难过。我们不也是这样吗,但是,也只能珍惜现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