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备课时,辛辛苦苦准备了很多很多。结果进了教室,面对闹哄哄的课堂,面对叽叽喳喳不听招呼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备受打击,最后只想早早结束本堂课,下课铃声响了以后,只讲了备课内容的三分之一,扫兴又无奈地离开了教室。

在一个人人喜欢扯着嗓子大声喊叫的教室里,在一个人人喜欢毫无顾忌说话而不倾听的教室里,在一个老师只顾自己讲而不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并反馈的教室里,这样的教室,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浮躁的味道。

这样的课堂,老师心累,学生也无法静心思考,更别提自主、合作之类的学习。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善于学习的学生,往往也善于倾听;那些只顾自个讲话,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学生,往往也不大可能学得好。那些课堂氛围良好,思考比较深入的课堂,教师一定也是善于倾听的老师。倾听,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行为。

有研究表明:倾听习惯较好的班级,课堂教学往往比较高效。在轻声细语交流的教室环境中,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更容易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更善于思考,更愿意把自己的思考讲出来,从而带动更多的人的思考和交流。

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教室吵闹,我怕学生听不清楚,于是提高了自己嗓门,那么,那些说话的学生也会相应提高自己说话的声音。这个时候,就变成了比谁的嗓门大。切记,切记,千万不要和学生比嗓门。

如果一个老师一遇到教室吵闹,就通过提高声音来解决,这个老师即便是金嗓子也受不了,何况,教学效果也不好。

01那么如何让教室尽快安静下来呢?

当教室有杂声的时候,并且老师多次暗示都无效的时候。

有经验的老师通常是这样处理的,既能保护嗓子,又能快速让教室安静下来,还能避免师生情绪激动时冲突的升级。

1、停止讲课,让教室戛然而止

制造出一种戛然而止的异常氛围。比如说,老师正在讲课,但是在你讲课的同时,下面一直有人叽叽喳喳,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知道到底是谁,只能大概判断出一个方位。这时候,忽然停止讲课,让教室环境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中。那么好戏才刚刚开始。

2、目光如炬,投向杂音处,吸引全班注意

当教师突然停止讲课的时候,教室内自然就会瞬间安静下来,这时只有那几个人的杂音在室内飘荡。

其余的同学会很奇怪老师为何突然停止讲课,会更加注意老师的举动。

此时,老师目光如炬,一动不动死死盯着制造杂音的角落,但是尽量一言不发。

班内其余同学就会紧紧跟着老师的目光去一探究竟,当所有的人齐刷刷盯着制造杂音的那几个人的时候,他们也会忽然明白所谓何事,一般都会迅速保持安静。

如果这几位同学还是不停止讲话,那么教师可以继续保持沉默,面无表情紧紧盯着不放。

此时,班级内部的就会有很多同学忍不住大声提醒并要求他们安静下来。

依靠群众的力量制造压力如若还不能让他们停止下来,那么这就不是本堂课该解决的问题了,背后有更多的问题,甚至可能需要联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来解决了。

02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

想要学生倾听,教室必须静下来,这是基本前提。

但是,在倾听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假倾听”,他们并不是真的去“倾听”,而是为了“等说”,等到别人讲完,自己好去表达。习惯更差点的,甚至会直接打断别人发言就插话。这些都不利于倾听习惯的培养。

1、教师做表率,尽量不插话,不打断学生

倾听,从老师开始。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老师都要去用心听。不仅仅是听内容,更要听其中的态度、情感等。当一个孩子发言的时候,你要全心注视着发言的学生,给同学们做好示范。

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所问非所答,也尽量先不打断学生,可以先听听学生的想法。在给学生的发言进行反馈的时候,不在乎反馈内容多少,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你用心听了他的发言,并给予了有效有针对的反馈。

用心倾听是一种会传染的良好行为,这种传染从教师开始,效果会更好。

2、明确并细化听的要求

其实,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倾听,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有必要明确并细化一下倾听的要求。

我们需要告诉学生:

一要专心听,当别人发言的时候,停下手上其他的事,并且脑子里也要注意发言人的每一句话。

二要耐心听,别人讲话期间不插嘴。有意见先保留,别人讲完我再说。

三要仔细听,听听别人的看法,与自己所想的异同之处在哪里。

四要虚心听,对于观点不一样的地方,要边听边思考,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改,要学会综合别人的发言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

3、学会使用多种暗示方法提醒学生仔细听

如果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讲,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暗示。。

老师可以忽然变化语调来暗示,可以忽然提高语调,也可以忽然降低语调,甚至可以忽然静音。

如果该学生和老师目光相遇,则可以通过手势或者眼神来提示。

以上方法都无效,则可以缓缓走下去,来到他的身旁,自然接触式提醒,比如摸摸头,敲敲桌子。

如果是学生没有认真听同学讲,老师则可以轻轻走到其身旁,自然提醒。

4、精心备课,设计好学习活动很关键

想到哪讲到哪,这样的课堂,缺乏设计,一般也不会是一堂有趣好玩精致的课。

只有教师提前精心备课,设计好学习活动,设计好精妙的问题,这样有趣精彩的课堂,才可能会最大程度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互相倾听的良好氛围,才会有更多有趣有效的互动。

安静,是一种教学环境;倾听,是一种课堂艺术。

但倾听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这是一个长期甚至有点缓慢的过程,但却极有必要。

只有创造好以“听”为中心的课堂,才能创造出以“思而说”为主的深度课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