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SFC正好推出了一年,任天堂发布了当时最具野心的游戏之一——《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

塞尔达的开创者宫本茂在本作中返璞归真,实现了一些初代游戏中没办法实现的想法,这也造就了当时最庞大的《塞尔达传说》,也确立了这个系列的几个基本要素;大师之剑、旋转攻击、多个世界探索等等。

《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无论对任天堂还是玩家。但有个人却并不满足,他就是游戏总监手冢卓志。他与宫本茂一起开创了《超级马里奥兄弟》和《塞尔达传说》系列,中途加入了任天堂的《众神的三角力量》开发组担任游戏总监。

手冢卓志想要进行一些新尝试,比如让林克卸下大师之剑,让玩家用手中的道具实现新打法,但宫本茂不同意,他觉得林克的佩剑怎么能离开林克呢。但手冢卓志不甘心自己的创意被埋没,所以在完成《众神的三角力量》后,他想找个机会去尝试。

有一天下班后,手冢卓志看到程序员森田和明在捅咕GameBoy开发工具,让手冢卓志意外的是,森田和明做了款类似于《塞尔达传说》的游戏,当时公司并没有打算制作GB版塞尔达的计划,森田和明只是自己做着玩,但手冢卓志被迷住了,他决定也加入到这个非官方的项目中,他觉得这也许就是一个实现心愿的机会。

不久后加入这个项目组的人也多了起来,他们为这个兴趣项目成立了也与俱乐部,他们每天正常上班,下班后聚在一起研究这个秘密游戏。这是他们第一次涉足GB游戏的开发,尽管没什么经验,但这款黑白风格的塞尔达传说却越来越像模像样。甚至可以说,它做特太棒了。

不久后手冢卓志想高层展示了这款GB版的“《塞尔达传说》”,管理层看过之后竖起来大拇指,给予了这个团队资源上的支持。很快,游戏树立了自己的特色,这要归功于它来源于所有人的兴趣。

游戏中没有常见的塞尔达元素,这里没有塞尔达公主,没有盖侬也没有海拉鲁。而这款游戏的名字最终定为——《塞尔达传说:织梦岛》。

游戏讲述了在打败盖侬后,林克前往新大陆进行修炼,但在返航时遇到了暴风雨,林克被冲到了库洪林岛的沙滩。一个加马琳的人把他救回了家,林克在找回自己的剑后遇到了一只猫头鹰,猫头鹰告诉他,想要离开这里需要唤醒风之鱼,它就在山上的那只巨蛋中。林克只有集齐八件乐器才能唤醒它,在寻找乐器的过程中,林克听到了惊人的语言,这座岛就是风之鱼的梦境,一旦它苏醒,小岛以及居民都会消失,但林克为了返回海拉鲁无奈只能唤醒风之鱼。

《塞尔达传说:织梦岛》是塞尔达系列首款剧情驱动的游戏,塑造了好几位个性鲜明的角色。而得之库洪林岛只不过是风之鱼的梦境后剧情来了个大反转,游戏氛围彻底改变。

《织梦岛》的玩法同样新颖,村庄中加入了钓鱼小游戏,这是这个系列的首次,后来却成为这个系列的标配。游戏中可以与居民交换物品,最终换到强大的道具。游戏中还实现了道具组合功能,林克可以放下大师之剑,使用弓箭进行战斗,而弓箭可以与炸弹进行组合变成炸弹箭。

而创意并不止步于此!

在全新的故事线里,创作者们像偷偷加入些他们喜欢的任天堂角色,像是汪汪与板栗怪,耀西与食人花,挑花公主与害羞小子,甚至还有卡比等等。手冢卓志说,我们就像在做一款山寨“塞尔达”,一些地牢被设计成了类似于《超级马里奥兄弟》的横版过关形式。

虽然玩法天马行空,但开发团队还是保持了《塞尔达传说》的基本框架,玩家需要挑战8个地牢,收集到物品才能通关。而游戏的音乐也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的《风之鱼之歌》成为了塞尔达的经典音乐。

创作自由造就了一款前所未有的《塞尔达传说》,游戏中处处展现了开发团队的热情,他们还勇于尝试新东西。神秘的库洪林岛上满是秘密,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地牢等待玩家探索。新奇的剧情吸引着玩家揭开风之鱼的秘密。

《塞尔达传说:织梦岛》可谓是GameBoy的巅峰之作,1993年6月6日在日本发售,游戏好评如潮,让《织梦岛》成为了GB游戏的新标杆。1998年,任天堂推出了GBC,任天堂也为此推出了复刻版《塞尔达传说:织梦岛DX》。

20多年来,《织梦岛》深受玩家喜爱,却从未被重制。但2019年任天堂却意外地宣布,正在重制《塞尔达传说:织梦岛》Switch版。《织梦岛》和《织梦岛DX》合计卖出350万份,成为了GB史上排名第15的游戏。

《织梦岛》被誉为最好的塞尔达游戏之一,作为第一款掌机版塞尔达,它令玩家印象深刻。《织梦岛》也解放了任天堂的开发者们,让他们在游戏设计中敢于尝试,也成为了《塞尔达传说》系列的突破点,如果《众神的三角力量》和《时之笛》之间没有《织梦岛》,《时之笛》也许会有很大的不同。

玩家喜爱这款游戏的最大原因,可能也正是在于它饱含了开发者们的热爱。也许真正的好游戏,从来都不缺少那些真正热爱它的开发者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