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中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 15~20 周,最佳检测孕周为 16-18 周)。(11)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早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 10—13 周]。

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5月13日讯(实习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张立敏)“医生,我还想再要个孩子,需要调理一下吗?”“我这个年纪还能要孩子吗?”“我想生个健康的宝宝,需要做什么检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为您科普要宝宝的准备有哪些。

随着国家放开二孩政策, 到门诊咨询、 治疗夫妇逐渐增多,很多夫妇已经意识到了产前检查、 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但也有人认为: 我们已经生育过健康的孩子, 二孩肯定也没有问题, 其实想要二孩的夫妻他们很多已经超过最佳生育年龄,尤其是孕妇年龄在3 5 岁以上者, 所生孩子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会増加。

另外, 具有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家族史能显著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当前,我国每年约有 30 万先天畸形儿出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一些慢性疾病也增加妊娠风险, 如: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 高血压、心脏病、 肾脏疾病、 贫血等。

因此, 生育前一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孕前检查, 基础病的治疗, 孕期监测等尤为重要。

要按要求定期产前检查, 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及时发现与处理异常情况, 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直至安全分娩。

高龄是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妊娠后要听从医生建议, 进行产前诊断, 及早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龄产妇易患妊娠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等, 如果发生过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 再发生的比率明显增加,如果有过反复流产史、 胎儿畸形史, 也可能会更加严重。应注意合理、 均衡饮食,重视妊娠期的体重管理和血糖、 血压的监测,必要时及早应用药物, 以减轻对母儿的危害,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孕期心脏负担加重, 而原来就患有心脏病的孕妇要注意监测和治疗, 如果无法耐受只能提前终止妊娠。做好以上这些以及其它相关检查, 及时找出危险因素,加以防治。 为了妈妈的健康和孩子的健康,孕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性的起居作息, 保持平静、 舒畅的心态。孕期营养与胎儿生长和智力发育密切相关, 所需营养必须高于非妊娠期, 日常饮食含有蛋白质、 脂肪、 糖类、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要避免营养过剩, 避免引起巨大儿和微量元素过剩引起的中毒反应。

总而言之,孕期保健是提高孕妇生命健康、降低胎儿畸形的重要保障。孕期保健的系统性、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健的质量,同时也会对孕妇生育质量产生影响。

孕期保健(antenatalcare):

孕期保健(antenatal care)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对围产期并发症认识的深入和产前筛查技术的进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 WHO 等制定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不断更新。我们国家也制定了适宜我国国情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指南的内容非常详细,孕妇如果能积极按照指南要求进行产检,就会减少非常多的不良结局。

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孕周: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产前检查孕周分别是:妊娠 6—13 周,14—19 周,20-24周,24—28 周。30-32 周,33—36 周,37~41 周。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产前检查的内容:

(一)首次产前检查(妊娠6—13+6周)

1.健康教育及指导:

(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卫生、性生活、运动锻炼、旅行、工作。

(3)继续补充叶酸 0.4~0.8 mg /d 至孕 3 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4)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5)慎用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6)必要时孕期可接种破伤风或流感疫苗。

(7)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8)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2.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的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

(4)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 BMI;常规妇科检查(孕前 3 个月未做者);胎心率测定(采用多普勒听诊,妊娠 12 周左右)。

3.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 和 Rh);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

(7)HBsAg(乙型肝炎);

(8)梅毒螺旋体;

(9)HIV (艾滋病病毒)筛查。

(注:孕前 6 个月已查的项目,可以不重复检查)。

4.备查项目:

(1)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

(2)抗 D 滴度检查(Rh 阴性者)。

(3)75 gOGTT(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4)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5)甲状腺功能检测。

(6)血清铁蛋白。

(7)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

(8)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 12 个月未检查者)。

(9)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10)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早产史者)。

(11)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早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 10—13 周]。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联合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再决定羊膜腔穿刺检查。

(12)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行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和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或双胎绒毛膜性质,子宫附件情况。在妊娠 11—13+6 周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核定孕周。

(13)绒毛活检(妊娠 10-12 周,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14)心电图检查。

(二)妊娠 14—19 周产前检查

1.健康教育及指导:

(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

(2)妊娠生理知识。

(3)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4) 中孕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筛查的意义。

(5)血红蛋白##_FORMAT_LT_##110 g/L,血清铁蛋白##_FORMAT_LT_##30mg/L,补充元素铁 60-100 mg/d。

(6)开始补充钙剂,600 mg /d。

2.常规保健:

(1)分析首次产前检查的结果。

(2)询问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

(3)身体检查,包括血压、体质量,评估孕妇体质量增长是否合理;宫底高度和腹围,评估胎儿体质量增长是否合理;胎心率测定。

3.必查项目:无。

4.备查项目:

(1)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中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 15~20 周,最佳检测孕周为 16-18 周)。注意事项:同早孕期血清学筛查。

(2)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妊娠16—21 周;针对预产期时孕妇年龄≥35 岁或高危人群。

(三)妊娠 20~24 周产前检查

1.健康教育及指导:

(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意义。

2.常规保健:

(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

(2)身体检查同妊娠 14—19 周产前检查。

3.必查项目:

(1)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妊娠18—24 周),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

(2)血常规、尿常规。

4.备查项目:宫颈评估(超声测量宫颈长度)。

(四)妊娠 24~28 周产前检查

1.健康教育及指导:

(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的意义。

2.常规保健:

(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

(2)身体检查同妊娠 14—19 周产前检查。

3.必查项目:

(1)GDM(妊娠糖尿病) 筛查。进行 75 g OGTT,其正常上限为空腹血糖 5.1 mmol/L,l h 血糖为 10.0 mmol/L,2 h 血糖为 8.5 mmol/L。或者通过检测空腹血糖作为筛查标准。

(2)尿常规。

4.备查项目:

(1)抗 D 滴度检查(Rh 阴性者)。

(2)宫颈阴道分泌物检测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水平(早产高危者)。

(五)妊娠 30~32 周产前检查

1.健康教育及指导:

(I)分娩方式指导。

(2)开始注意胎动。

(3)母乳喂养指导。

(4)新生儿护理指导。

2.常规保健:

(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

(2)身体检查同妊娠 14-19 周产前检查;胎位检查。

3.必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胎位、胎盘位置。

4.备查项目:早产高危者,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或宫颈阴道分泌物检测 fFN 水平。

(六)妊娠 33~36 周产前检查

1.健康教育及指导:

(1)分娩前生活方式的指导。

(2)分娩相关知识(临产的症状、分娩方式指导、分娩镇痛)。

(3)新生儿疾病筛查。

(4)抑郁症的预防。

2.常规保健:

(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皮肤瘙痒、饮食、运动、分娩前准备情况。

(2)身体检查同妊娠 30—32 周产前检查。

3.必查项目:尿常规。

4.备查项目:

(1)妊娠 35—37 周 B 族链球菌(GBS)筛查,取肛周与阴道下 1/3 的分泌物培养。

(2)妊娠 32—34 周肝功能、血清胆汁酸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高发病率地区的孕妇]。

(3)妊娠 34 周开始电子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检查。

(4)心电图复查。

(七)妊娠 37—41 周产前检查

l.健康教育及指导:

(1)分娩相关知识(临产的症状、分娩方式指导、分娩镇痛。

(2)新生儿免疫接种指导。

(3)产褥期指导。

(4)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

(5)妊娠大于41 周,住院并引产。

2.常规保健:

(1)询问胎动、宫缩、见红等。

(2)身体检查同妊娠 30~32 周产前检查;行宫颈检查及 Bishop 评分。

3.必查项目:

(1)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羊水量、胎盘成熟度、胎位和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 比值)等。

(2) NST (胎心监护)检查(每周 1 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