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秦大士自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在正当壮年的时候高中状元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也知道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对他的祖先有所顾虑,他思考了一会儿没有直接回答乾隆皇帝的问题,而是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七个字让乾隆很高兴。也许是因为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来考验考生,乾隆皇帝每次到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总是喜欢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来考考生,但这也确实是能够考察出这些考生有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除了刘凤浩的例子,还有一个人乾隆皇帝也曾经刁难过他,他的祖先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这个人就是宋朝大奸臣秦桧的后代——秦大士。

秦桧后封探花,乾隆:你是秦桧后人?而他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所有人的眼中都觉得作为文人雅士不要求他有多么出众的长相,但起码也应该是两袖清风不丑陋,不光是我们这么认为乾隆皇帝也这么认为。作为一代明君,乾隆皇帝居然还因为挖苦长相丑陋的人而打脸。

自从科举制度出现以来它就成了许多寒门才子出头的唯一路径。许多的人寒窗苦读数十年耗尽家财也要进京赶考。科举考试确实将统治阶级的手伸到了下层社会中,有利于他们扩大自己的官僚队伍。其中乾隆皇帝对科技制度就很是欣赏,也非常的重视每一年的考试,到考试最后的环节都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出题,钦点在科技考试中的前三名。

而有一年就有一个独眼龙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乾隆对此人没有一点好感,这与乾隆心中那些文绉绉的文人墨客的形象一点儿都不符合,但是这个人的才华还是比较出众的。乾隆就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说他如果能回答上自己的问题,就可以给他功名。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乾隆这是故意为难人家,但是皇帝说的话谁敢不从。这位叫做刘凤诰的考生无奈之下接受了皇帝的挑战。

于是乾隆皇帝先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独眼不登龙虎榜。乾隆皇帝上联一说出来就引起了哄堂大笑,所有人都知道乾隆皇帝真是故意嘲讽刘凤诰,但是刘凤诰能怎么办?他又不能回怼回去,也许是从小受尽了这种侮辱他也没往心里去,稍微想了一会儿便对出了一个绝佳的下联——半月依旧照乾坤。这下联对的是十分工整,并且也同样有内涵,他这是在告诉乾隆皇帝自己虽然长得不行,但是才能还是有的。幸亏乾隆皇帝也是一个爱才的人,见到这个长相丑陋的人是真有真才实干的,也就不再开玩笑又出了一副对联儿。

上联是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这幅对联可比上一次的那个对联难度多了,不仅包含了东南西北4个方位,到最后还有特别含义的询问句。但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难倒刘凤浩。他略加思索立马就给出了下联,在他对出的这个下联里,不仅巧妙的与上联的4个方位对的完整还回答了乾隆皇帝的问题。他所给出的下联是——春牡丹,夏芍药,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这幅下联儿把乾隆皇帝对的是非常高兴喜不胜收,马上就把他封为了探花,大笔一挥对他说你就是探花了。

也许是因为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来考验考生,乾隆皇帝每次到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总是喜欢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来考考生,但这也确实是能够考察出这些考生有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除了刘凤浩的例子,还有一个人乾隆皇帝也曾经刁难过他,他的祖先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这个人就是宋朝大奸臣秦桧的后代——秦大士。

因为秦桧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奸臣,但是这对他自己来说他已经去世了遗臭万年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对他的子孙后代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折磨,因为他们在什么事情上仿佛都会受到人们的偏见,即便是清朝和宋朝隔了那么长的时间还是会被人看不起。比如说秦桧的后代秦大士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被乾隆皇帝问到过一个特别刁钻的问题。

当时的秦大使已经高中状元成为了清朝建国之后的第43个状元,当乾隆皇帝召见他的时候,发现他的姓氏还有籍贯地与宋朝时候的大奸臣秦桧非常相似心中不免有了答案,就问他你是秦桧的后人吗?其实乾隆皇帝之所以能这么问就是因为心中有所疑虑,觉得祖先作风不太好的人后代的作风能行吗?而秦大士自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在正当壮年的时候高中状元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也知道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对他的祖先有所顾虑,他思考了一会儿没有直接回答乾隆皇帝的问题,而是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七个字让乾隆很高兴。
他回答得非常巧妙,没有直接说自己多讨厌自己的祖先与自己的祖先撇清关系,也没有直接回答乾隆皇帝自己是不是秦桧的后代,而是告诉乾隆皇帝时代已经变更,他与自己的祖先并不是同一个人无需顾虑,这让乾隆皇帝非常满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