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乔丹的纪录片《最后之舞》在最近引发热议,它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乔丹成神之路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其中许多细节在过去常常被球迷们所忽视,那就是关于皮蓬个人能力的讨论。

在球迷的印象中,乔丹固然伟大,是篮球场上的第一人,可是他的队友也非常厉害,皮蓬不但是全明星的常客,而且在攻防两端也非常全能,给乔丹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甚至有很多球迷拿1993-94赛季作为例子,来证明公牛没了他依然是顶级强队。但其实正是乔丹退役的两年,证明了皮蓬没有单独带队的能力,也间接说明了乔丹的伟大。

赛季开始前,乔丹刚刚宣布退役,作为二当家的皮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支球队的领袖和核心,他也不负众望,在常规赛打出了22分8.7篮板5.6助攻2.9抢断的表现,其中得分、篮板、抢断都是职业生涯最高。在皮蓬的带领下,公牛取得了55胜的佳绩,看上去跟之前一季的57胜没太大差别。

需要注意的是,公牛在那一季虽然失去了乔丹,但也补充了有“欧洲魔术师”之称的库科奇和三分神射手科尔,尤其是前者经常命中关键球,这也让他赢得了禅师菲尔-杰克逊的信任。

但也正是因为库科奇的逐步崛起,皮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位敏感的球星认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没有得到老大相匹配的待遇,经常在训练和比赛中闹情绪,到了1994年东部半决赛,这段埋藏在地下的引线终于被引爆了。

当时公牛0-2落后尼克斯,第三场比赛他们打得非常顽强,不过尤因的勾手将比分扳平,只给公牛留下了1.8秒。这时出现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来执行最后一攻呢?

在皮蓬看来,自己是球队的领袖,也是场上实力最强的球员,自然应该由他来投最后一球。不过禅师另有想法,他认为之前为库科奇设计的几套战术非常成功,于是决定故技重施,安排库科奇投绝杀。

被安排去发边线球的皮蓬非常不满,他感觉自己被冒犯了,于是跟禅师大吵了一架,之后拒绝登场。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打了皮蓬脸:库科奇接球后完成绝杀。赛后公牛将帅批评了皮蓬这种行为,队长卡特莱特更是哭着怒斥皮蓬让人失望,尽管后者在后面打出不错的表现,但公牛还是被尼克斯淘汰。

显然,关键时刻拒绝上场是一个非常不恰当的举动,不管球员对于球队有任何不满,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都应该服从安排,这才是一个职业球员的选择。而皮蓬这一举动不但没有树立起自己在球队的地位,反而失去了队友们的尊重。

更让人感到窒息的是,皮蓬在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仍然不后悔,表示自己再来一次照样会这么做,实在是让人感到迷惑。

这不是皮蓬最后一次闹脾气,在1997-98赛季,他因为合同问题再次跟总经理克劳斯闹矛盾,不但故意把手术拖到赛季开始,还一度威胁公牛如果不交易他就不会上场。

不可否认,皮蓬是一位伟大的球员,但他不成熟的做法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袖,如果不是待在乔丹身边,他可能会跟曾作为他交易筹码的麦迪一样,沦为终生无冠的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