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944年中期披汶退出政坛,民党文官派领袖比里帕侬荣上台后颁布了新的宪法。他试图以制度设计的力量对抗王室的保守力量和军队的力量。1945年6月,突如其来的阿南达国王死亡使得人们对民主政府的美好期望破碎,政府无法对这次危机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公众舆论迫使比里辞职离国,但接任的塔荣还是无法解决经济停滞、高层腐败等问题。1947年下半年,此前因国王暴毙而辞职离国的比里回来并入阁,但他没有成功恢复议会和内阁的秩序,反而使有关比里和共产主义联系的谣言不停散播。军人、王室和亲君主势力乘机发难。1947年11月,披汶的陆军发动了政变,理由是比里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并且阴谋破坏王室。
对于这次政变,根据一位政变当事人前陆军中将伽伽颂堪的访谈,我们可以得知普密蓬国王是了解并支持政变的。这位当事人在政变前两个月,向在瑞士的普密蓬国王秘密地发了一个电报。政变成功后,国王回信对政变集团表示满意。在随后认可电函中,普密蓬国王表示“那些参与政变者都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与利益的人,而是旨在构建高效的新政府,从而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消除所有民众所面临的苦难……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还请携手与进。对于我而言,这将是快乐的事”。
政变后的陆军为了避免国际上反对军人执政的舆论风险,任命民主党的宽阿派旺为总理,并暂且保留1946年宪法。虽然宽政府由披汶军队扶持上台,但宽内阁主要是由保皇人士组成,他们商议用新宪法限制军权,试图脱离军队的控制并削弱军人的实力。武装部队总司令披汶眼见宽政府逐步逼近限制军人干政,便动用武力迫使宽总理辞职。1948年4月8日,披汶再度上台出任总理。此时普密蓬国王仍在国外,披汶政府为了得到国王认可,仍保留宽的内阁成员,并让保皇派人士主持制定新宪法。未被取缔的民主党依然主导上下院,并在1949年3月起草了一个新宪法。
这个宪法焦点在于如何增强君主的权力和削弱军人的控制。这部宪法代替了此前的1948年宪章。宪法起草委员会以社尼巴莫为首,以蓝实王子和达尼王子等保皇派为主导。
1951年6月的海军政变失败之后,披汶趁机加紧了控制,逮捕了许多与共产主义有“联系”的人。5个月后,正当普密蓬国王准备回国的前夕,军队再次发动政变,从枢密院主席达尼王子手中夺取权力,任命披汶元帅为摄政王。军队解散了国会,取缔了政党。1949年宪法的形式和给予国王的权力让军事小组十分忌惮。他们相当忌惮国王所代表的传统势力的潜在权威,害怕普密蓬国王会借助宪法扩权。当普密蓬国王从新加坡返回曼谷的途中并且还在海上的时候,12月29日军人政府在国家电台发表简单声明:
由于目前的世界局势,而且由于共产主义的进攻以及普遍的腐败现象,武装力量和警察的成员以及在1932年和1947年发动武力政变的领导已经决定在王国内实施1932年的宪法。
军队废止了1949年宪法,恢复了1932年宪法,而后还在1932年宪法基础上修订并颁布了1952年宪法。新的宪法加强了政府总理的权力,直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如此一来把王室保皇派在此前积累下的政治优势一次性瓦解。普密蓬国王尚在归途,便遭遇王权边缘化的境地。自1932年军事政变、君主立宪制建立以来,国王王权的政治威信和社会威望都陷落至谷底。
可以说,普密蓬王子是在泰国政治的腥风血雨之中继任他哥哥的王位。他曾经在自传中回忆说:“只要我一开口,将军们就说我的国王陛下,你什么都不懂!我就不说了,我懂,可是我真的不说了。”虽然政变集团对国王的权威压制得很厉害,但鉴于国王的传统权威在泰国人民心中仍有相当重的分量,他们还是要得到国王的支持和合作。在1952年宪法生效之前,普密蓬国王曾与披汶进行谈判,但披汶的军事压力(三次政变并掌控军队)和政治胁迫(威胁另选国王)使得普密蓬国王无法要求在宪法中保持王室的利益和优势地位。最后普密蓬国王签署了宪法并承认披汶政权。为了保存王室的政治元气,普密蓬国王面对军人集团的正面攻势只能委屈求全。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