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以来,高温天气超长待机,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考验。尽管酷暑难耐,依然有这么一群水运人,始终坚守在一线,甘受炙烤,挥汗如雨,实打实地落实安全责任,一如既往地送上贴心的服务,用汗水诠释着水运人的敬业之美、毅力之坚。 -----

-----

养护24小时待命

八月入末伏,江苏持续“烧烤”模式,气温一直在35度以上,给航道安全保畅服务工作带来了“烤验”,立足保安全、保畅通、强服务,苏北运河航务人始终坚守在一线。

“苏顺发货3066,请注意引航道禁止停靠,请到指定区域停靠,等待调度……”8月8日下午,淮安船闸航管稽征中心主任周树春正和同事们进行例行巡航,暴晒的甲板温度达到50度以上,人往上一站,阵阵热浪往上涌,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为了维护良好的船闸通航秩序,像这样的巡航上下午各一次,时长约1.5小时,每趟下来,工作人员衣服全部被浸湿。

据运行数据显示,7月份淮安船闸日均保障24个船队、462艘货轮安全过闸,日均货物通过量达90万吨。

闸阀门等运转件是保障船闸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持续高温使得机电设备负荷不断攀升,故障也易发生。8月8日11时左右,解台船闸值班员在巡检时发现一号船闸下右阀门漏水严重。发现问题后,该所养护中心立即成立抢修突击队,工作人员克服40度高温,放弃休息时间,现场商定抢修方案并立即实施。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持续作业,查明了故障原因,顺利抢修成功。结束后,工作人员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安全帽下的头发更是如同水洗了一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抢修是我们经常做的。”抢修人员贺彬擦了擦汗说,“虽然辛苦点,但可以将抢修影响降到最低,还是值得的。”

设备的“体检医生”

秦皇岛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全体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假迎战高温天气,在提高白天巡航频次的同时,又增加了夜间巡航和24小时强化应急值守,累计开展海上巡航60余艘次、出动执法人员近400人次、巡航里程2000余海里,持续保持了全天候海上安全监控高压态势,营造了良好的涉海旅游水上安全环境。

55度甲板上的坚守

7月末至8月9日,全国 “炎值”爆表,湖北十堰也进入“烧烤”模式。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汉江航标工仍然坚守岗位,他们以船为家、以水为伴,倾心守护着过往船舶,只为还一片碧水安澜。记者日前走进汉江航标工,体验江水蒸腾、甲板炙烤的别样艰辛。

甲板似烤炉,机舱好像桑拿室

8月8日上午,十堰最高气温36度,而此时清洁2号甲板上的温度已经达到了55度。江面上没有一丝微风,蒸腾的热浪四面环绕,动一下就汗如雨下。

清洁2号所在的水域位于汉江泥河口段——孤山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区域,该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项目,也是湖北省重点民生工程,清洁2号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工程施工期的航标设置及维护。

机舱里,船长李维洪正在仔细检查发动机等设备状况。由于机舱位于船体下部,不仅闷热而且潮湿,不到十分钟,李船长的衬衫已经湿透了。

“每次出发作业前,都要下机舱检查设备状态,这里空气不流通,油气味道重,一般人待上十分钟就受不了,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李维洪说,此时他已经待在机舱里工作了30多分钟。

作业1小时,全身上下湿个遍

9点30分,船长李维洪和航道队员们穿戴整齐,带上钢丝绳、叉子等工具,集结在甲板上。伴随着一声汽笛声,清洁2号出发了,开始了一天的航道维护作业。

9点40分,船舶到达指定位置。按照孤山航电枢纽施工期间航道维护方案,该段区域需设置5座禁航警示标志(上游3个,下游2个)。“由于泥河口段水流湍急,为保障航标稳固,不仅水面航标坠石重量要加大,而且岸上也要设辅助标”轮机长单先兵告诉记者。

在船舶停下的片刻,航道队员立刻抓住晃动的航标,躬下身子,一手拿着叉子,一手握着滚烫的金属物,迅速清理航标上的杂草。水面上热浪袭来,不到5分钟,大颗大颗的汗珠就从航道队员的额头滚下,滴落在铁质航标上,片刻就踪迹全无。“夏天水位陡涨陡落,冲刷下大量的杂草和垃圾,缠上航标就走不掉了,越积越多,时间长了就容易造成航标流失” 王万志说道。

10点30分,所有航标都已巡查完毕。此时,头顶上的太阳已经十分刺眼,甲板上的航道队员们全身湿透,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白天战高温,晚上斗蚊蝇

每天像这样强度的维护作业,要进行两次,以确保每一座航标标位准确、标灯明亮。

“白天高温晴热还可以躲一躲,晚上蚊虫滋扰就没办法躲了,杀虫剂、蚊香全都用上,奈何水上蚊蝇太多,杀都杀不过来。”李船长说道,“虽然船上环境十分恶劣,但看着过往的船舶安全驶过航标,看着孤山航电枢纽一天天成形,我们心里还是十分安慰的”。

清洁1号在完成本周的维护任务后,将回归位于郧阳区的航道基地,留下3名船员常驻泥河口附近,具体负责未来三年施工期的航标维护作业。

据了解,汉江十堰段209里航道上,负责航道维护的航道班组有三个,航标工仅有19人,平均每个人组负责近11公里航段,任务十分繁重艰辛。

烈日当头照 汗湿焊接人

8月10日,福州市烈日当头,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人叶鼐在码头紧张地进行焊接工作,为保码头生产挥洒辛勤的汗水。

“我们是水上特种兵”

8月8日,南京的温度已飙升至40度以上,正在引领一艘散货船靠泊的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二级引航员赵润程已经汗流浃背,因为持续高温,船舶空调制冷出现了故障,此时的驾驶台犹如一个“蒸笼”。

自8月4日以来,南京市气温持续攀升,为了保障高温下发电厂煤炭供应的畅通,高级引航员金四明发扬连续作战精神,8月1日以来累计引领5艘次船舶,其中夜航3航次;二级引航员汪绪平,坚持引航包里备着三件背心,以备内衣汗湿后随时更换、随时清洗。炎炎酷暑下,引航员用忠诚和汗水兑现着“八项服务承诺”。

据统计,8月1日—6日,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共引领中外籍船舶105艘次,其中煤电船舶10艘次,吃水超过11米的受限船舶10艘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